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2024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2023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22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21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20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19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18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17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16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15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14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13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12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11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10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2009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2008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2007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2006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05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04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03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02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2001年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 : 期刊全文 : :
未安装PDF浏览器的用户请下载
 
该质疑的不是世界冠军,而是学校体育理念
浏览次数 3319  

    近日,重庆大坪中学女子足球队获得世界中学生女足冠军的新闻成为坊间热议的焦点。从新闻报道的方方面面看,目前我们无法认定大坪中学是否属于蓄意假造身份参赛。然而,不管这些事实最后的认定情况如何,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还是不少。
    高校自1986年以来招收高水平运动队,但始终无法解决培养进入国家队的顶尖运动员的问题,即便偶尔有昙花一现的个别选手,也无法真正形成为一种机制。清华大学的胡凯能获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但像他一样的选手毕竟凤毛麟角。该校附属中小学的梯队建设使得跳水队能一时追上世界高水平,但目前这支队伍的窘况也使我们无法对于高校及其附属中小学产生国家队选手乃至世界冠军抱有信心。高等院校无法解决人才选拔、培养、参赛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深圳大学男足没有参赛费用,北京理工大学男足艰难维持,经历23年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举措至今面临着难以解决的难题。
    说实话,美国职业体育的庞大市场和高校乃至中学竞技体育的庞大体系是我们无法不正视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始终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这个问题看似是选材局限、教练员水平、训练和比赛经费等造成的,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两个方面: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体育体制没有提供足够的土壤;整个学校尚未产生正确而可持续的体育发展理念。
    高水平竞技体育的整个4级体系足够强势,体育系统内封闭运行的惯性足够大,社会各界对于运动成绩和金牌的渴望足够强烈,家长对于孩子从事竞技体育的经济动机足够强劲。这些因素使得学校要想从夹缝中走出一条路异常艰难。所以,我们看到,优秀的苗子很难进入普通学校,企业的赞助很难投到学校运动队,学校学生代表国家参加比赛并不容易,运动员一有成绩就可能被家长推上挣钱的道路。所以,我推测,如果这次大坪中学女足获取的世界冠军不是靠自身的力量,那其背后肯定有不小的经济利益在其中。
    学校对于发展体育的理念也相当关键。长期以来,教育系统内还存在过搞竞技运动容易使学生受伤和培养虚荣心等思想,一些学校曾反对竞技运动进课堂甚至进学校业余活动。这些年来,另外一个极端现象开始出现,为了给学校争名次和名气,有些学校把有限的体育经费用到少数尖子运动员身上,甚至不惜在学籍和学分上做手脚,延长优秀运动员的学习年限,帮助他们顺利毕业。在这种功利思想的驱动下,普遍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水的鱼难以生存,失去文化依托的所谓运动明星自然难以在校园里立足。当然,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诸多活动正在强烈地扭转这种现象,但我们还是不无担忧地看到:一些学校领导乃至教育部门负责人,还是把出风头和创名气作为体育工作的最高目标。所以,只要我们的学校和教育部门不把体育文化的营造和广大学子的体育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作为学校体育的根本,体育比赛中的虚假现象还会绵延不绝地出现。
    把参与体育锻炼的权利还给学生,而不是追逐所谓的冠军,我们的学校体育才有希望,我们的体育环境才能净化。


  (易剑东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
  体育在线专家板块链接:http://www.tiyuol.com/forum-76-1.html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8051867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