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2年第6期
 
对龙川县城中小学生初学蛙泳教学的实验研究

2012/11/16 9:41:47 浏览次数 4158  

邓军海
(龙川县田家炳中学,广东河源 517300)


【摘要】在观察龙川县城部分中小学生学习蛙泳过程中,发现其掌握技术动作慢,连续游进距离短,学习效果差等问题。因此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龙川县城中小学生性格的特点,设计出了教学实验方案,并组织实施了教学实验。于是根据龙川县城中小学生胆量小、娇气和依赖性强等心理特点;首先从加强熟悉水性练习开始,尽快消除怕水和紧张心理;在此基础上学习正确的臂腿用力顺序和协调动作,然后组织学生学习臂及臂与呼吸配合技术;最后进行反复巩固蛙泳技术动作的练习,从而使学生达到完整自如游进。实验结果表明:组织初学者学习蛙泳时,应先消除学生的怕水心理,首先安排熟悉水性练习或趣味水中游戏。在此基础上,再把熟悉水性和学习蛙泳技术同步结合进行练习;最后反复巩固蛙泳技术动作。实验班的蛙泳达标成绩和蛙泳技术评定成绩都明显好于对照班。

【关键词】中小学生    蛙泳    教学方法    熟悉水性

1 引言
    对蛙泳教学方法的研究一直是游泳教学法改革的热点。当前蛙泳教学越来越重视基本技术。蛙泳的技术动作比较复杂,在游泳过程中的协调性、柔韧性以及力量要求较高,如何更快的让学生掌握蛙泳基本技术 ,有效地提高年龄较小的初学者较快地掌握蛙泳技术的教学方法较少。蛙泳是模仿青蛙动作的一种游泳姿势,动作省力呼吸自然;但是蛙泳技术比较复杂,初学者一般都比较难以掌握。现代蛙泳教学方法改变过去游泳课是在学生的哭声中开始,从培养兴趣着手,所以一开始不能用生硬、冷酷的方法,尤其不适宜年龄小的学生。在国内外已经有人对蛙泳教学进行大量的研究,虽然已经意识到在蛙泳教学中方法很重要,但是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及提高蛙泳技术水平,尚待进一步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龙川县城的113名初学蛙泳的中小学生,年龄在7至15岁之间。具体研究内容对象见三线表1。 

 
2.2 研究的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论文著作等十几篇(部)。其中学术著作8部,学术论文7篇,都是与蛙泳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相关的资料;为教学实验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及理论依据。
2.2.2 观察法
    对龙川县城的两个游泳池的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练的教学方法、内容和手段等观察近一个月,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2.2.3 实验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教学实验方案。并进行一个月的两期蛙泳教学实验研究。对龙川县城的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了两期的蛙泳教学实验,每期共14次课,每次课2小时,之后进行了达标测试和技术评定。

3 结果与分析
    在常规的蛙泳教学方法中,是在熟悉水性的基础上,再学习蛙泳技术,教学步骤前后明显;而笔者在蛙泳教学研究采用的是在常规蛙泳教学基础上,把熟悉水性和学习蛙泳技术同步结合进行练习,之后再强调反复巩固蛙泳技术练习的教学,收效良好。
    为了区分两者教学效果的不同,对教学实验研究进行了分组,分组办法是:笔者与另外几个教练合作分别在龙川县城两个游泳场参加游泳培训班的部分学生中进行随机抽样分组。分成对照班和实验班,两班学生都是游泳初学者,水平都比较接近;对照班是按常规的蛙泳教学方法进行,而实验班是按本文的实验设计进行教学的。
3.1 教学实验设计的理论分析
    “人体在水中游进时,其身体姿势、前进的动力及呼吸方式都与陆地上其他运动项目有着较大区别。一个人从不识水性到能够自如地游泳,其运动技术技能几乎是从零开始一步步形成的” [1]。因此,组织初学者学习蛙泳时,既要考虑在水中教学的特殊环境和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又要考虑蛙泳各个技术环节之间的联系。从而合理安排教学步骤、进度和方法等,分步有序地进行教学;符合蛙泳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实验是通过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两个星期的蛙泳教学。主要教学过程与步骤如下:
3.1.1 熟悉水性
    熟悉水性是学习游泳的基础,只要先消除怕水心理,后面的蛙泳教学就容易开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尽快克服怕水心理,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达到熟悉水性的目的”[2] 。接下来就可以练习蛙泳腿技术以及手和臂及呼吸学习,达到最后的完整蛙泳技术练习。
3.1.1.1 水中行走
    在学生下水前,先了解学生对水的感知程度,让好的与差的结对,“按顺序下水手拉手行走或者手拉手原地双腿轻轻跳跃,体会水的阻力,提高身体在水中的平衡力”[3]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按教师发出的信号向不同方向行走或者跳跃,进一步消除恐惧心理,让学生能在水中站稳。
3.1.1.2 手扶池壁同伴练习呼吸
    呼吸是游泳教学的难点,教学一开始就应当加强这一练习,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每堂课都要安排呼吸或者臂和呼吸的配合练习。练习者手扶池壁或者同伴练习呼吸,躯干前倾,脸或头沉入水中,先练习闭气,抬起头后用嘴和鼻一起呼气,呼完气张嘴吸气后再次入水闭气,闭气时间看学生实际能力而定。一般在3—6s之间。在此基础上缩短在水中闭气时间,结合蛙泳呼吸技术,一般达到2秒左右即可,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换气练习。
3.1.1.3 浮体与站立
    单脚轻蹬池壁或者两腿前后开立轻蹬池底,展体俯卧于水中漂浮,身体适度放松;体会水的浮力和身体的平衡,并练习站立。做此练习要注意腿蹬池壁或池底前两臂伸直,浮体后身体展平放松。
3.1.1.4  浮体与滑行
    在浮体站立的基础上,加大蹬池壁或池底力量,也可以双腿同时蹬池壁或池底,使人体充分滑行。滑行时两臂和两腿并拢,体会如何减小人体滑行时的阻力,滑行与站立练习同步进行。滑行中虽然两臂和两腿伸直并拢,身体展平;使整个人体适当放松,头于躯干成一直线。
3.1.1.5  游戏法
    ①水中赛跑:游戏者成一排站立浅水中,听口令向前跑,看谁先到达岸边。
    ②水底寻物:在浅水中,把硬币或者钥匙等物扔进水中;听到口令后潜入水中,睁开眼睛把物捡起来,看谁捡的多捡的快。
    ③打水仗:把学生分成两组,水中相对站立,相距一米左右。听到口令后,用手朝对方泼水,要求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不准用手捂脸或者转身背向对方,体会在满脸淌水的情况下进行快速短促的换气法。
    ④扶板漂扶打水法:分成几组,每组6—8人,游戏者成一排站立浅水中;听口令向前扶板漂打水,看谁先到岸边。
3.1.2 学习蛙泳技术
    “蛙泳基本技术动作对整个蛙泳来说是比较重要的部分,特别是蛙泳的腿部动作,是否规范将影响蛙泳的进一步学习”[3] 。因此,采用了以下有效的学习及提高蛙泳技术水平的方法。
3.1.2.1 学习陆地和水中蛙泳腿技术的练习
    由于游泳池的辅助练习器械少,就先让学生俯卧在池边集体进行两条腿的收翻蹬练习;然后轮流在练习凳上、椅子上同时进行收翻蹬腿练习。等动作好点后在游泳池中蹬池壁或者滑行后练习蛙泳腿技术,然后按顺序二路纵队手扶浮板绕游泳池进行练习。
3.1.2.2 学习陆地和水中蛙泳臂与呼吸配合技术的练习
    集体练习蛙泳臂动作,“两臂伸直并拢,躯干前倾,两臂直臂与手掌一起向侧下方压抓水至两手宽度比肩宽;之后再屈臂与手掌向内后滑水,接着收手伸臂”[4]。在此基础上练习臂与呼吸配合技术。然后就在水中体会蛙泳臂动作一会儿,再转入手臂与呼吸配合练习,教学方法为学生沿二路纵队一个接一个绕游泳池进行的练习。
3.1.2.3 学习蛙泳腿和臂与呼吸完整配合技术的练习
    当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蛙泳腿技术和臂与呼吸配合技术时,就及时将学生转入完整配合技术学习。“完整技术配合强调收手的同时又收腿,伸臂之后再蹬并腿,蹬并腿后臂腿伸直滑行漂一会儿再进行下一次完整配合”[3] 。腿开始在动作中起主要推进作用,而这时候要求低头、伸手,在蹬腿的速度达到最快之前;使上半身处于流线型,这样就更有利于将身体拉起来后所得到的势能转化为向前的冲力。若是学生掌握蹬并腿技术差,配合不协调,这时就对学生进一步改进蛙泳腿技术或者臂与呼吸配合技术,除此之外,“还让学生在两次完整技术配合动作之间,加做一到两次蛙泳腿动作,充分使学生身体漂浮起来,这样有利于完成完整技术配合。随着学生水平技术的提高,在逐步过渡到正常的完整技术配合。” [5]不过这时还应强调在加长连续游进距离中改进提高完整技术配合。“并根据学生掌握程度,组织学生分批沿着游泳池边进入深水区练习,但是岸边要有专人进行游泳保护工作”[3] 。
3.1.3  巩固蛙泳技术动作的练习
    “反复巩固练习蛙泳是在学生掌握好水性和蛙泳基本技术后所采用的方法,”[6] 。根据学生掌握程度,组织学生再巩固熟悉水性和巩固蛙泳技术以及两者结合练习;除此之外,还应增加练习的次数、距离和练习时间。不过这时应重点强调在加长连续游进距离中改进提高完整技术动作的配合。
3.1.3.1 巩固熟悉水性和蛙泳技术
    第一星期主要帮助学生巩固熟悉水性和初步掌握蛙泳的基本技术,为下一星期的练习作好准备。反复练习蛙泳教学应该注意的是首先要有正确的蛙泳腿姿势,很多学员在初学班没能很好的掌握蛙泳腿,大腿在收腿时动作过大,造成过大的阻力面,从而影响了速度。因此,首先要让学员掌握正确的蛙泳腿姿式,强调收小腿,大腿少收,用脚内侧和小腿蹬水;慢收快蹬夹水之后停一下。其次是划手的抱水动作,一定要高肘抱水,这样才能够形成最大的阻力面;从而产生大的升力和前冲力,帮助身体拉起和低头向前冲;使学生背肌与手臂协同用力,使身体升到最适合高度,为前冲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3.1.3.2   增加练习的次数、距离和练习时间
    第二星期,除了巩固上星期的水性和蛙泳技术动作外,要强调在水中练习的时间和练习技术动作的次数,从而使动作定型。练习距离每课时大概800米左右,其中蛙泳游进600米左右,一般看学生实际能力而制定不同的距离;但主要还是以改进技术为主,多采用三次腿或者两次腿一次手的分解练习,要求腿动手不动,手动腿不动,使学生通过分解动作掌握手和腿的用力顺序。此外,在每次蛙泳动作完成后,保持流线型,滑行一会儿,之后再重复同样动作。这样就是要学生学会利用蹬腿和前冲的速度保持身体流线型向前滑行,这样不仅有利于节省体力,还可以更好的调整蛙泳的游行节奏,减少速度体能上不必要的浪费。
3.2  蛙泳教学实验达标结果分析
    参考众多学者考核标准的经验,我们把考核达标分三个等级分别为50m以上,25-50m,25m以下;其中50m和25-50m之间为达标,25m以下为不达标。对照班共有水坑和广场游泳场的55名学生,实验班共有水坑和广场游泳场学生58人,以下是对照班和实验班50m蛙泳的达标情况和达标率; 见三线表2和三线表3。


    从表2中可以得知,蛙泳达标测验通过50m以上者对照班有5个,实验班有9个;25—50m的对照班有39人,实验班有44人,游进25m以下的对照班有11人,实验班只有5人,两个班达标的各段距离人数存在较大的差别。从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达标情况来看,两班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蛙泳技术,并能连续游进较长距离。对照班有11名学生达标成绩低于25m,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技术及增加连续游进的能力,而实验班学生只有5名学生达标成绩低于25m,整个班蛙泳达标总体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班学生.从实验结果表3看, 对照班水坑和广场两个游泳场的学生总体达标率只有80%,而实验班水坑和广场两个游泳场的学生总体达标率为91%。因此;总体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班学生。
3.3  蛙泳教学技术评定的结果分析
    在游泳教学结束时,进行了蛙泳技术评定。技术评定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具体情况看三线表4。


    实验班技评优秀和良好之和为55%,对照班为37%,实验班及格为37%,对照班为43%,不及格实验班为8%,对照班为20%。从总体情况来分析,两个班的大部分学生基本都掌握蛙泳技术,有一小部分学生能连续游进较长距离;只有少部分学生掌握蛙泳技术不够理想,但是对照班技术评定的四个等级成绩中明显不如实验班成绩。对照班不及格人数高达11人,占总人数的20%;实验班只有5人,百分比只有8%;达到优秀等级的对照班学生人数只有3人,而实验班高达7人。实验班中的技术评定的优秀等级成绩都高于对照班一倍多,可以看出,实验班技术掌握情况总体水平好于对照班。
3.4 蛙泳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4.1 提倡初学者掌握早呼吸
    有专家学者研究表明,对于蛙泳初学者来说呼吸不提倡利用晚呼吸,晚呼吸虽然有利于减小水的阻力;但晚呼吸时间较短,初学者不利于掌握,而早呼吸可以使头部比较容易抬出水面,整个呼气和吸气的时间较长,动作也较从容。
3.4.2 充分利用各种辅助物来帮助促进技术学习
    实践已经表明要充分利用同伴或者辅助物来学习技术,因为这样可以加快初学者学习的效果和进度,还可以增加安全系数等。例如先做半陆半水的蛙泳腿模仿动作,身体在岸上,腿在水中,双手拿着板子做,这样为下面进入水中的扶板练习蛙泳腿打下基础;之后按顺序二路纵队手扶浮板绕游泳池进行练习。此外,“练习蛙泳臂也可以借助浮板进行划臂练习法,大腿处夹浮板使下肌上浮,这样有利于两臂的滑水动作向前前进的趋势,并可体会划水被拉引向前的感觉”[7] 。
3.4.3 注意手脚配合时的协调性
    初学者通常在完整练习时出现蹬腿同时又划臂,极不协调。这是因为手臂前伸后没有滑行,急于划臂;还有有一个原因是收腿慢,蹬腿滞后。因此在教学中先强调腿蹬后手臂保持伸直成并拢姿势滑行一段距离,然后从做蹬三次腿划一次臂;逐步过渡到蹬两次腿划一次臂,到最后回到正常的一次蹬腿一次划臂一次呼吸。 
3.4.4  应反复加强巩固蛙泳各个动作的练习
    在初学者的蛙泳教学中,所学习的蛙泳动作不稳定,容易忘记,应当使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把蛙泳各个动作巩固好。蛙泳腿部动作是整个技术的基础,不仅可以产生较大的推动力,还有利于保持水平姿势,使呼吸动作能顺利完成。教学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收翻蹬腿的动作,并形成慢收快蹬的节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臂腿用力顺序和协调配合时强调早抬头呼吸,从而使初学者有更多的时间换气;还可以使学生专心于某一个技术,避免在游进过程中,因想动作技术过多而造成的紧张。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大部分初学蛙泳者,特别是经济发达城镇中小学生,胆子小,怕困难。站在齐于胸部深的水中会感到紧张, 并会产生恐惧感。因此,这时教师不要急于传授蛙泳技术 ;应选择在相对较浅的水域进行水性和趣味游戏练习,水位最好在胸部以下。这样有助于加快消除学生怕水心理,对接下来的熟悉水性和技术练习都有较大帮助。
    (2)对于蛙泳初学者,应当先注重腿部动作,并反复练习使其动作巩固定型;为配合臂及臂和呼吸的练习打基础,通过单一练习逐渐过渡到完整技术练习;从而循序渐进地安排练习内容和手段等。这有利于其更快的掌握蛙泳的基本动作。
    (3)从达标测试和技术评定的数据中可知,虽然绝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学会蛙泳,但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各项成绩还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班学生的达标和技术评定的总体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班学生。
4.2 建议
    (1) 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法、内容和手段时,应根据当地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及心理特点等特征来设计适合当地学生喜爱和容易练习的内容和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掌握效果。
    (2) 由于龙川县城和毗邻的另外几个县城从社会经济生活水平、地理气候环境等条件都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建议在河源其它几个城区采用此种蛙泳教学方法也是可行的。
    (3)在学生学习游泳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并创造良好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 梁赋.谈游泳中的恐惧心理[J].北京.北京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
[2] 张殿亮.《 游泳平行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河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第1期:96—99
[3] 张殿亮 . 初学蛙泳四步教学法 [J].河北.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9 第3期:19—21
 [4] 季浏等编.《 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梅雪雄主编.《游泳》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 李剑.蛙泳教学的实验研究[J].北京.游泳季刊 ,2006年1期:12—14
[7] 李文静著.《游泳学练问答》[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8966451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