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2年第3期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2012/5/9 16:02:38 浏览次数 4485  

                                         舒宗礼
                      湖南城市学院 体育学院 湖南益阳,413000

摘 要: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对完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质量,促进学生就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调查总结社会体育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就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原则和措施进行了探讨,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管理

    实践能力不足业已成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融入社会的短板,往往被用人单位所诟病,甚至成为社会评价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原点和基点,进而引发“蝴蝶效应”。原本,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强调实践性是应用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打造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是学校与社会互动的需要。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阻挠,实践教学有效性不足。其中,如何建设和管理好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亦是难题之一,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高
    思想支配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社会体育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树立正确合理的思想观念是先导和动力。然而,调查显示,(1)有32.3%的社会体育专业教师认为校外实习由于时间短、内容面窄、心思不专一等原因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限,还不如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方式;(2)以2007级社会体育专业实习为例,有接近一半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实习采取与体育教育专业完全雷同的实习方式——教育实习;(3)有26.9%的学生毕业实习是“单飞”形式。反映出学校、教师、学生都对社会体育专业实习教学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影响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究其原因,“重理论、轻实践”的应试教育思想还像紧箍咒一样束缚着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强调校内的教育,忽视校外教育;重视课堂教学,轻视课外训练,从而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其次,与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创办不到20年,建设什么类型的实习基地?采用什么样的合作形式建设?如何管理好校外实习基地等一系列问题尚不明晰不无关系。
(二)实习地点和内容选择面窄,缺乏多重选择和分类指导
    调查表明,截止2011年12月,湖南省有58.3%的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地点和内容以学校实习为主体,辅以社会体育实习;有75%的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地点集中在学校周边的体育健身俱乐部、街道社区活动场所;其它实习地点甚少。这种安排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教育实习与社会体育实习相结合模式,缺乏专业方向选择和分类指导,进而表现是专业实习与体育教育专业无明显区别,不能体现和满足学生从事专业应用指导能力的培养锻炼需求;二是,实习地点都在学校周边的确是节省了实习经费,缩短了旅途时间,但对学生全面把握体育市场行情、开阔眼界、积累先进经验当面存在明显不足;第三,那些也与社会体育专业紧密相关的体育行政部门、体育文化营销传播公司、体育用品企业、户外运动俱乐部等单位较少涉及,难以达成检验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目的。
(三)校企合作徒有虚名
    尽管体育企业已经成为社会体育专业最主要的实习单位,但学校和体育企业在对社会体育专业在企业实习中的问题的看法存在明显差别,高校校从自身角度出发,为了减少实习费用,降低设备资金投入,想尽一切办法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表现出较大的积极主动性。而企业由于实习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害怕出现安全事故得承担风险,又担心影响正常生产,大多消极被动,实习效果不够理想。由此可见,目前社会体育专业校企合作表面上签订合作协议或挂个实习合作基地的牌子,但实际上双方“貌合神离”,各自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形式化合作。校企双方缺少深入沟通与交流,合作动力不足,未能致力于校企合作的真正落实。
(四)实习基地建设薄弱,缺乏有效投入机制
    目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科学分析论证和保障监控体系很不完善,实习基地的功能作用还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导致实习效果不够理想。许多体育企业认为,接受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反而会给企业增添食宿、接待、安全等诸多麻烦,所以往往不愿接受实习学生。或是因为高校实习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实习单位缺少积极性,一般不具备让学生参与生产操作的条件,使得学生的实习过程走马观花,无法真正体验企业的生产过程,也严重影响了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原则
(1)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原则。校外基地是实现培养目标,培养高素人才的重要依托,基地应为实习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场所,充分满足实习教学的要求,确保实习教学质量。
(2)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学校与学院应根据专业建设、学科发展需要,结合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条件,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探索新的校外基地建设模式。
(3)坚持“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学校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基地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并可凭借学校的技术力量参与生产、指导生产,提高基地生产水平,能达到双向受益、共同发展的效果。
(4)先进性原则。校外基地应能展示生产经营的新成果、新典型,具有区域代表性,能体现现代科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5)多样性原则。校外基地应依据学科发展要求合理布局,应在经、管、人文、体育等方面均有较好的基础,并能反映不同自然资源条件下的生产、经营、管理等类型和方式。
(6)稳定核心基地为主,发展松散型基地为辅的原则。校外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对于一些条件好、发展稳定的基地可以相对固定,而有些基地则根据实际情况作灵活调整,以保证基地的教学质量和合作效果。

 三、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举措
(一)广泛遴选和仔细甄别实习较强的校外实习基地
    按照社会体育专业培养“……宽口径、广适应”的人才要求和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制度安排,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单位分布应多区域、多业态、多层次,实习企业在行业内应具有一定影响力、有完善的培养计划、良好的工作环境、安全的住宿条件和全面的劳动保护措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并具备以下条件:
(1)既能满足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又具备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条件,并有与学校合作的愿望。
(2)在生产、经营、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生态等方面有区域或行业代表性,有一定的生产、开发规模和较先进的技术、管理水平。
(3)基地建设和发展基础较好,能够提供必要的生产实习和生活条件,并具有对学生实习进行科学的组织、指导和管理能力。
(4)基地原则上可以每年或每学期按计划安排一定的实习任务,并能满足课程实习的要求。
(二)确实建立起校企互利双赢的利益机制
     校企合作,意即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3]。社会体育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中应切实从双方的利益出发,通过校企互利双赢的纽带,将企业与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维系校企双方长期合作的关系。
    那么,企业和学校各自的利益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就企业而言,“挂牌”的品牌形象,实习学生带来的廉价劳动力,专业教师对企业经营困境的“指点迷津”,学校对企业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人才引进、市场开发方面的支持。而学校则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师资培训、促进学生就业方面希望得到企业的支持。由此不难看出,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素质高、能力强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不仅是高校的职责与期望,也是企业的实然需求,是学校与企业互利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通过互惠互利调动校企双方积极性,使企业与学校从内在需求的角度要求自己为所希望获得的利益去主动付出。
(三)加强对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学生的管理
    校外实习基地的学生管理工作是达到实践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应当按照企业标准管理学生,使学生养成严格有序、遵守规程、劳动安全等职业品格。
(1)实习管理进行及时。带队老师经常和实习单位联系,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并及时指导学生改进和提高。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及时反馈给带队老师,老师帮助学生协调的解决,使学生的实习质量得到保障。
(2)实习资料收集真实有效。在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完成三期的实习简报,督促学生学习、思考和总结,使他们能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体会更好结合起来,这不仅能够锻炼正在实习的学生,也为下一届学生的实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实习就业结合紧密。以实习促就业,以就业带动新的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和就业相结合的理念继续贯彻应用。在实习单位的联系中,采用学生自主联系和学校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就业的实习单位,通过自己实习期间的优异表现,毕业后留任该单位,这对我们进一步扩建实习基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没有顺利联系到单位的学生,学校通过已有的实习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实习。
(4)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实习单位的需求,通过和实习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协议的方式,为用人单位培养所需的专业体育人才,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四)拓展经费渠道,保证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经费投入
    充足的经费支持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物质保障。没有充足的投入,加强重视就成了一句空话,没有充足的投入,改进管理就缺乏动力来源。因此积极扩展经费渠道,保障经费投入的充足、稳定是高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关键所在。积极争取政府、社会、企业的投入为我所用,推进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和企业合作共建的方式,利用企业的实践优势和资金优势,将社会资源转化为学校的教学资源,为实习教学工作服务。在实习教学运行经费的投入上,可采取学校投资大部分,院系投资小部分,争取实习单位赞助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实习教学经费。

参考文献
[1]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EB/OL]. http://news.163.com/09/0109/17/4V7UUQNG0001125P.html
[2]蔡敬民,董 强,余国江.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2):77-78.
[3]校企合作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86909.htm.
[4]李建楠,刘玉峰,李春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中的困境及对策[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9,(9):152.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448264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