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2年第1期
 
李元伟是怎样走来的?

2012/2/29 15:11:55 浏览次数 2490  

卢元镇


    近年来,体坛频繁出书,有的扬言“惊爆黑幕”,有的声称“鲜为人知”, 有的以在“第一现场”招徕,有的以时代弄潮自诩,沸沸扬扬,好生热闹。恰在此时又有一本体育图书面世,就是《李元伟:篮坛风云路》。此书图文并茂,情真意切,想知道些球星故事、篮坛轶事的球迷可大饱眼福,想了解中国篮球起起落落之根柢的朋友可以得知究竟,而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却在于提供了一个案例:一个体育改革者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夹缝中苦苦挣扎的案例,一个雄心勃勃要把中国篮球推向世界而穿越重重阻力的案例,一个找到了中国篮球运动的归宿,且获得了瞬间辉煌,而不能终其成就的案例。因此这本书存在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篮球的是是非非,体育的恩恩怨怨,写出了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进进退退。
    中国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一种具有高度行政垄断性质的、与计划经济社会完全契合的体育体制,简称为“举国体制”。而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简言之,就是社会化和产业化,即先从全盘的政府操控,转为主要由社会管理;然后将一部分有市场价值的运动项目向企业型管理过渡,以给社会提供一种赏心悦目的、激情四射的观赏文化,如足球的世界杯、美国的NBA。
    然而,这第一步的改革就遭遇了顽强的抵制,至今进展不大。第二步的改革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李元伟走过的“风云路”就是这样一条荆棘丛生的改革路。在足球先行改革屡遭失败,进退维谷的时候,又逢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金牌压力如泰山压顶之势,李元伟“生逢其时”地重回篮管中心。他一反常态思维,大胆推出走向市场的《北极星计划》,此时,他内心世界充满振奋与喜悦,又感到矛盾与冲突:是以代表“奥运争光”的长官意志是听,还是以中国篮球的根本前途、长远利益为重,这是他无法摆脱的选择。内心的坚持和张力,使他最终做出了合理的兼顾各方的抉择。北京奥运会后,党中央对未获金牌的国家篮球队给予的表彰,与体育行政部门的价值观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判断和态度,可以让读者悟出个中的孰是孰非。
    早年李元伟从学生、职工的底层篮球打起,最终走上中国篮球管理层的高位。这一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他那充满平民情感的篮球思想、篮球是中国“第一运动”的说法,对“篮球文化”的主张,以及他对篮球运动发自内心的敬畏,对篮球运动员的热忱、怜惜和关爱都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留下的痕迹。同时也使他对中国竞技体育固有管理体制的弊端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深恶痛绝,于是萌发了他对中国篮球向职业化体制改革的期望,以及对一切腐败、谎言、守旧、推诿所酿成的种种事件的敢说敢当的抵制。这一过程使李元伟成为体育官场的一个“另类”,一个以“不听话”著称,而饱受球迷欢迎,受到各俱乐部和球员们爱戴的“另类”,一个连尖刻的媒体都要向他示以温情的“另类”,以至素以话锋犀利直率著称的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也发出了中国体育“再要两个李元伟”、“李元伟很适合中国足球”的吁请。
    李元伟的感情世界是丰富的,感人的。他的书行文流畅、直白,无虚饰、无夸张,如一幅幅素描,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愫却让人潸然泪下,如他对姚明的特殊照顾,对拯救大兵王治郅付出的艰辛、以及与苗立杰、隋菲菲、卞兰、叶莉等女篮队员之间形同父女的关系,都让人感到人情的和谐与温暖。至于他与哈里斯、尤纳斯、马赫等外国教练之间的兄弟情谊,更让人看到新时代国人的胸襟和气度。
    我为这部书写推广词时,曾这样写道,这是“改革开放在中国篮球史上的一段真实体验”,虽仅是“一段”而已,但足以为中国篮球运动史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记;我说这是“中国职业化体育的范本片断”,虽只是“片断”而已,但毕竟为艰难起步的中国职业体育寻求到了一个准确的起点;我还说这是“非凡理性与人格魅力打造的中国篮球稍纵即逝的辉煌”,虽然“稍纵即逝”已被不幸言中,但终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希望,只要理性的政策和“李元伟”式的人格犹在,中国篮球的辉煌就不会远去;至于我的那句“没有猎奇,没有内幕消息,有的只是真情实感和一串坚定的脚印”,我想读者在阅读了这本书后一定会引起共鸣,并引发深思。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302311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