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1年第2期
 
我国运动员礼仪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1/3/29 11:07:21 浏览次数 5190  

(代勇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65)


摘要:礼仪教育是运动员必修的课程,礼仪属于文化的范畴,它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运动员的礼仪大致分为个人礼仪、公共场合礼仪、赛场礼仪和涉外礼仪等四大分支。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从系统论的多角度出发,从运动员自身、运动员培养和管理部门及社会因素方面分析了当今运动员礼仪教育的缺失,并就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在对运动员进行技能训练和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始终贯彻礼仪教育的有关思想,将礼仪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运动员;礼仪;教育;对策


    运动员的礼仪修养,不仅代表个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一些运动员因为不注意自身的修养与礼节,在赛场上辱骂裁判、和对手大打出手等一些不文明行为引起人们的指责,再一次让提高运动员礼仪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运动员在国内参加比赛,是代表着他所从事这个行业的形象,在国外比赛,更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有时,一个礼节所表现出来的震撼力,甚至会超越比赛本身。因此,我国不仅要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更应该培养高素质的运动员,加强我国运动员礼仪教育刻不容缓。

1  运动员礼仪教育的内容与价值
1.1礼仪的含义、内容和特征
    礼仪就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而运动员礼仪,就是运动员这个特定的群体与教练员、裁判员、观众、媒体以及运动员之间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运动员的礼仪大致分为个人礼仪、赛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涉外礼仪等四类。
    从文化的主导性而言,运动员礼仪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征,有自己一成不变的因素,但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试,故运动员的礼仪文化又表现出自身的独特性、继承性、变异性和相对稳定性。
1.2 运动员礼仪教育的内容


    由图1所示,运动员礼仪教育主要包括个人礼仪培养、赛场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和涉外礼仪四个方面,因此对于运动员礼仪教育也应从这四个方面入手。首先,个人礼仪培养是属于运动员自身主观方面的因素,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之外,是否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形象,是体现一个运动员素质高低的标准。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礼仪体现在方方面面,如要熟练掌握手礼、点头礼、举手礼、脱帽礼、注目礼、鞠躬礼和拥抱礼等常见礼节;其次,对于运动员来说,赛场礼仪是必不可缺少的。特别是经常参加赛事的运动员,在赛场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这主要表现在对裁判和观众两大方面;再次,运动员,特别是体育明星,难免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公共活动,面对大量的媒体,运动员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到个人形象;最后,运动员在出国学习和交流时,一定要尊重外国的风俗习惯,提前了解一些涉外知识。
1.3  运动员礼仪教育的价值
    对运动员进行礼仪教育,不仅能够提高运动员自身的个人修养,更能提高我国运动健儿在世界体坛上的形象。具体表现在,运动员加强自身的内在修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有利于维护一个运动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运动员礼仪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在赛场上拉近与观众和裁判的距离,甚至会成为对手学习的榜样,促进技术和文化的交流;礼仪的本质属于道德的范畴,运动员加强礼仪的教育就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总之,通过对运动员进行礼仪教育有利于运动员明辨善、恶、美、丑的标准,养成崇礼、修礼、习礼的良好风尚。

2  我国运动员礼仪教育的现状分析
2.1我国运动员礼仪教育的现状
    近几十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特别是08年奥运会,我国取得金牌总数第一的战绩,充分显示了我国体育事业在国际上的地位。然而由于一些运动员的不文明行为而成为公众焦点的事件也屡见不鲜,面对记者采访时运动员不文明用语,足球、羽毛球中运动员辱骂裁判,体育明星不顾个人形象酒后闹事,比赛中运动员挑衅观众发生口角,类似这样的事件还在不断发生。运动员的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是个人素质的表现,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如对运动员礼仪教育没有提到日程上来、管理部门管理不力、教练和运动队只注重成绩的提高而忽视礼仪教育等等。运动员礼仪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运动员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削弱了我国运动员在国际体坛中的地位。因此,加强运动员的礼仪教育是我国体育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我国运动员礼仪教育缺失的多因素分析
2.2.1运动员对礼仪教育的价值认识不当
    当今正处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强盛时期,教练员和运动员仍然一直把追求运动成绩作为首要任务,淡化了对运动员的礼仪教育,从本质上说运动员对礼仪教育的价值认识不当,在心里上产生轻视,不自觉去遵守礼仪的各种规则,这属于运动员主观轻视的因素。对运动员进行礼仪教育,可以提高个人的修养,可以提高在国际中的形象。当前有些运动员仍然觉得只要运动成绩好,能在大的比赛中取得名次才是最重要的。这当然也与管理部门有一定的关系,由于管理部门没有硬性的对运动员进行礼仪教育,投入的力度不够,加之监管能力不强,导致运动员不文明的现象屡次发生。礼仪教育之所以没有引起运动员、教练员及管理部门的重视,主要取决于他们对礼仪教育产生的价值认识不当,重训练轻教育现象有待改观。
2.2.2家庭、学校或运动队对礼仪教育的淡化
    在家庭中,父母是运动员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心理状态、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的方式将直接影响运动员心理发展。然而在现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在强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父母常常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加之独生子女的增多,很多父母更是任孩子发挥,不懂礼节,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使运动员儿童时的世界观受到影响。学校本是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学会做人的最好去处,然而大部分学校只顾文化知识的学习,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老师也只是看到学生的分数,很多学校都没有真正系统的开展礼仪教育,这就造成运动员缺乏最起码的礼仪常识,对周围环境秩序漠然、不遵守。然而当运动员进入正轨的运动队里,教练员看到的只是运动成绩,怎样才能夺得冠军,对于本身就缺乏礼仪常识的运动员又未及时得到教育,运动员更是放任张扬自己的个性,过分崇尚自由,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膨胀,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存在很多失礼的地方。
2.2.3不良体育风气对运动员礼仪教育的影响
    在一些重大赛事中,一部分人由于为物欲所驱使,急功近利,见利忘义,如裁判在比赛中误判错判、假球、赌博、运动员服用兴奋剂、运动员辱骂对方队员等现象泛滥,严重影响了体育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影响下,一些运动员价值取向的天平就发生倾斜,礼仪、道德渐渐让位于利益、实惠,所谓礼貌、尊重、以礼待人不知不觉就被实用主义所替代,对于本身就缺乏礼仪教育的运动员影响更大。不良的体育风气严重阻碍了运动员的礼仪教育,要克服这种影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国家和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扫除一切不文明的体育行为,为开展运动员礼仪教育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3 我国运动员礼仪的培养对策
3.1运动员要重视个人礼仪的培养
    运动员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行为和思想发生变化的根本条件,是运动员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礼仪风范的基本前提。运动员的个人礼仪是其在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处世准则,包括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吻等,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内外一致。具体来说,运动员出席不同的场合,衣着与修饰要得当;与人交谈时,眼睛不要东张西望,眼睛注视对方的角度和部位要合理;要学会微笑,对别人的话不要不理不睬,回答时要面带微笑;与别人交谈时,要避免不礼貌的身体语言,不要双手交叉、身体晃动、摸头发、抓耳朵、挠鼻子等。只有“诚于中”方能“形于外”,个人礼仪是运动员修养的基础,能给人美好的形象,但需要运动员长期不懈的努力,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3.2 充分发挥运动员管理部门的教育职能

   

    我国运动员礼仪教育是依附于训练竞技系统,其管理体制的不独立决定了其作用的发挥不明显,由上图2所示,可知我国运动员管理机构的组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由于运动员训练特点的独特性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运动员教育机构的办学层次相互交叉,既有高等教育,又有基础的中小学教育,还有一部分业余体校。针对管理部门的复杂性,我国应依据竞技体育与科学文化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确保各培养机构的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师资配备,规定运动员每周的礼仪教育课时,形成从基础教育的业余体校和中小学到高等教育的一条龙教育。对运动员礼仪教育的管理制度及教学内容、手段、形式要适应运动训练的运行机制,各培养单位也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项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另外,各管理机构要加强对运动员的监督,定时对运动员的教育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3.3 加大传媒宣传力度,改观运动员礼仪教育
    社会上依然把能否获得奖牌作为评价运动员的标准,忽视了运动员的受教育水平。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不仅要有很强的竞技能力,还要凸显较高的个人素质。运动员礼仪教育之所以不受重视,社会宣传力度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往往观看运动员在赛场精彩的夺冠瞬间,镜头很少对准运动员其它的方面。如今在信息发达的时代,要充分依靠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赛场运动员礼仪以及观众礼仪等知识。各大杂志、报社在刊登运动员时,不要只顾报道成绩,也要关注运动员的礼仪。有必要在各大竞技赛场、运动员训练馆等运动员经常出现的地方张贴运动员应该遵守的礼仪、文明礼貌等海报。另外还要加大公众的宣传力度,让运动员时刻警惕,从内心重视礼仪教育。对于运动员礼仪教育,不能仅靠运动员自身的力量,要借助一切可以能帮助的力量来改观运动员礼仪教育的现状。

4 结论
    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了个人的形象,更是代表了国家的形象。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运动员礼仪素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运动员礼仪教育存在严重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运动员个人不重视礼仪素养;对礼仪在体育中产生的巨大价值认识不当;受培养模式和旧教育观念的影响,管理机构对运动员礼仪教育的淡化。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提出了运动员礼仪培养的相应措施,加强个人礼仪素养的提高,发挥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能,加强对运动员礼仪教育的监管机制;加强媒体的宣传力度,扩大礼仪在体育事业中的影响力。能否提高我国运动员礼仪教育水平,还需国家及体育工作者长期的不懈努力,探索一条独具我国特色的运动员礼仪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王鹏,张明.“人文奥运”视野下运动员礼仪的培养[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 ,22(5)
[2]金正昆.社交礼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郑李茹.2010年的亚运赛场礼仪和赛场文化建设探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 ,22(3)
[4]雷震,杨中治,北京奥运会我国运动员礼仪魅力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10,(2)
[5]赵秀云,韩秀华.大冬会运动员礼仪的培养[J].冰雪运动,2006,(5)
[6]陈晓燕.大学生礼仪素质培养与构建和谐社会[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7, 20(4)
[7]李先国,孙麒麟,毛丽娟,李忠斌.对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的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26(3)
[8]李艳,黄亚玲,王伟.对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 ,32(12)
[9]黄亚兰.高校礼仪教育应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底蕴[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8 ,4(4)
[10]种莉莉,曹莉,张显军.基于儒学的中国现代体育礼仪文化的体系结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3)
[11]王琰.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美德的基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
[12]孙爱玲.礼仪教育的“三性”[ J].育人经纬,2009,(1)
[13]陈光谊.礼仪教育或缺的成因及对策探讨[J].人文论坛
[14]王秀香,孙亮,孙玮,富学新,张令.论我国运动员体育礼仪的“蝴蝶效应”[J].浙江体育科学,2010, 32(5)
[15]刘婌颖.儒学对中国体育礼仪文化传播的影响[J].体育世界,2010,(4)
[16]黄美琼.试论加强运动员礼仪教育的重要性[J].体育科学研究,2009, 13(4)
[17]方心如.试析我国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0
[18]黄寿军.体育礼仪教育及其实施的途径与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3, 23(4)
[19]王凯珍,潘志琛,王华倬,刘海元.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分析与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 ,20(1)
[20]虞重干,刘炜,匡淑平,谢演歌,张霞,王鲁蛟.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08 ,28(7)
[21]时殿辉.我国职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2010 ,31(3)
[22]张杰,曹莉.中国传统体育礼仪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301672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