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0年第3期
 
江苏省建设竞技体育强省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0/4/9 10:26:14 浏览次数 5941  

王敏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摘要:江苏提出2010年建设成体育强省,竞技体育在建设体育强省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江苏省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发展态势、项目的设置和布局、人力资源结构、体育产业资源等情况,重点分析了第十一届全运会江苏省竞技体育情况,并与山东、上海、广东、北京、辽宁5省的竞技体育竞技实力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制定江苏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确立江苏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重点等建设江苏省竞技体育强省发展对策。
关键词:江苏省;竞技体育;体育强省;竞技实力;实力比较;对策

    竞技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江苏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和体育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竞技体育全面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竞技体育有了快速发展。虽然江苏省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竞技体育成绩目标已经实现,并超额完成,但在新的周期,江苏省竞技体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江苏省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整体发展水平、运行机制和管理水平与建设体育强省的目标还不相适应,其综合实力与广东、辽宁等省市相比还存在不同差距。因此,本研究根据竞技体育自身内、外部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原则,对江苏省竞技体育的现状与发展态势、项目的设置和布局、人力资源结构、体育产业资源等进行分析,并与山东、上海、广东、北京、辽宁5省的竞技体育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为江苏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江苏省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中最具影响力和最活跃的部分,可持续发展要求竞技体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协调,竞技体育与其他各类体育活动协调发展,其着眼点在于“持续性”即对竞技体育当代需求能力的要求不以牺牲未来发展需求为条件,具有较长时间持续发展的能力与特征[2]。一个省或地区的体育竞技成绩是通过参加各种重大的体育赛事来体现的,根据运动训练学的研究方法,一般用获得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3个指标来评价其竞技体育的实力的。金牌数量集中地体现了顶级运动员的数量,奖牌数量体现了一流运动员的数量,而获得前8名的数量则说明了优秀运动员的规模[3]。下面分别从江苏省运动员参加全运会和奥运会两大赛事的成绩来分析江苏省竞技体育的实力。
1.1江苏省竞技体育在全运会的成绩分析
1.1.1江苏省竞技体育在近六届全运会上获得金牌与其他五省市的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江苏省竞技体育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从第七届到第十一届全运会江苏省竞技体育发展速度稳步上升,从第七届全运会的金牌第七名上升到十运会的金牌榜首,再到第十一届全运会金牌榜第二名。特别是在第十届全运会,江苏省竞技体育呈飞跃式发展,究其原因可能是:江苏省是主办城市,体育局及相关部门的领导更加重视这次全运会,在备战过程中,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在运动员方面也做出大量的努力。
1.1.2 江苏省竞技体育在全运会上表现的优势项目
    江苏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是田径、体操、射击、柔道、击剑、现代五项、足球、网球和羽毛球共9个大项,在近几届全运会上竞争实力趋于稳定。江苏省运动员在十运会中表现出了应有的实力,其中,在田径项目和击剑项目上江苏省运动员同时取得7枚金牌,说明江苏省田径运动的水平在全国相对较强的优势,击剑金牌比其他5省市总数的两倍还多1枚,说明江苏省击剑运动项目的水平在全国占有绝对的优势,从历届全运会击剑金牌分布看,击剑运动一直是江苏省竞技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江苏省同样是田径之乡,全省各市、地区体校和中学十分重视田径运动项目的普及和开展,田径后备人才较之其他省、市相对雄厚。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田径运动项目仍然是江苏省代表团夺取金牌的主力军,田径队以7枚金牌超额完成任务。羽毛球健儿夺得7枚羽毛球金牌中的3.5枚,更以包揽男、女团体冠军的传奇经历。十运会,江苏省集体球类项目一金未得,让人引以为憾。然而,十一运会上,江苏省在女足U16、男子手球上都拿到冠军,女足成年组、女曲获得银牌,女垒、女篮摘取铜牌,成功实现了突破。女子举重,江苏省继陈艳青之后,又冒出了18岁小将管新蕾,以打破全国纪录、超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女子柔道,张浙慧、刘欢缘在拿下1金一银时,也奠定了她们在各自级别的优势地位。人称“梦之队”的击剑队没有被上届豪取7金的压力压垮,老将新秀齐发威,以5枚金牌的收获名列各省市第一。
1.2 江苏省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的成绩分析
1.2.1 江苏省奥运会获得金牌数
    奥运会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赛事。江苏省运动员在第25届到第29届奥运会上,各届获得金牌数在全国排名呈逐渐靠前趋势,特别是第29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位居榜首稳处于强省之列。就江苏省近几届奥运会奖牌总数分析,在全国的排名也逐渐上升。有表2分析,在第29届奥运会上夺取了8枚金牌后,使江苏省在近6届奥运会获得总数,在全国各省的排名中升至第3位,跃居上游水平,与辽宁省以26.5枚奥运会金牌居全国各省之首相比之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北京市相比仅差0.5枚。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江苏省运动员只是在近4届奥运会上才实现金牌数量的增加,由此反映出江苏省近几年竞技体育的突飞猛进。现在和辽宁的金牌总数差8.5枚,不再是以前可望不可及的问题了,从近5届奥运会上各省单届获得金牌数分析,每届获得最多金牌的省份均不相同,分别为:辽宁、上海、江苏、北京,由此反映出各省奥运会后备力量的强弱,至此,要想在奥运会上占优,各省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势在必行。


1.2.2江苏省北京奥运会获得的奖牌数
    由表3显示:从北京奥运会奖牌总数分析,江苏省获得12枚奖牌,辽宁、上海11枚奖牌,广东、山东10枚奖牌,北京7枚奖牌。北京奥运会获得金牌前6名的依然是江苏、辽宁、山东、广东、湖北、北京6省市。事实证明,竞技体育的强省也来自经济强省,发展竞技体育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推动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 江苏省竞技体育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竞争实力分析
2.1江苏省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获得奖牌情况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项目共设置33大项,360个小项。第十一届全运会江苏省体育代表团共707名运动员参加31个大项、282个小项的比赛,分别占总设项数的94%和78%,尚未开展的有2个大项、78个小项,分别占总设项数的6.0%和21%,江苏省实现了全面参赛。广东参赛了全部的33个大项,山东参赛30个大项,辽宁、上海都是参赛29个大项,北京参赛27个大项,。从十一运会获得金牌的情况看,所获的89枚奖牌主要分布在田径、击剑等19个大项上,共29块金牌、30块银牌、30块铜牌。江苏省运动员在决赛中取得的29枚金牌,分布在12个大项上,只占全省开展全运会项目的36.4%。男子获得11金、10银、20铜,女子获得18金、20银、10铜,女子对金牌和银牌的贡献比例分别达到了62%、66.7%,在“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竞技场上更是体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
    我们引入经济学中评价系统态势的方法———帕雷托分析法。帕雷托分析法(ABC分类法)认为,发生频数累积百分数在70%—80%的为主要影响因素(A类,即为优势的项群与项。所谓的项目优势项群,是指在一个项目的重大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并在未来竞争中具备有利条件的项群[4] );发展频率在10%—20%的为次要影响因素(B类,即为可发展的项群与项),在0%—10%之间的各因素为一般影响因素(C类,即为待发展的项群与项)。这种方法是首先按照各个项目进行统计,然后按竞技项群进行分类。
    由表4可以看出江苏省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群有田径、击剑,在田径上获得了6枚金牌,击剑获得5枚金牌;可发展项群有射击、羽毛球、自行车、足球、手球、网球,射击和羽毛球分别获得3枚金牌,自行车、足球、手球、网球各获得2枚金牌;待发展项群有跳水、柔道、跆拳道、举重,在这几个项目上各获得1枚金牌。江苏省第十一届全运会金牌优势项群是短跑、中长跑、击剑和射击,可发展的项群是网球和柔道,待发展项群为跳水跆拳道等。其中短跑涉及男女100 m、女子200m和女子4×100 m;中长跑涉及女子1500m、 男子3000m障碍,男女5000m和女子10000m。江苏省金牌特点是,快速力量性项群和耐力性项群相对突出,投掷跳跃性项群相对薄弱; “女强男弱”, 在十一届全运会上,女子获得18枚金牌,男子获得11枚金牌;项目发展不均衡, 水上项目(不包括跳水),游泳、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等项目总计73枚金牌,江苏省颗粒无收。


3 江苏省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现状
3.1 教练员层次与布局
    教练员是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起着主导作用,是运动训练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是实现江苏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因素,在竞技体育项目的建设、发展、提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教练员充分运用当代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的体现,实践证明,运动员的成绩很大程度取决于教练员的执教水平,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影响是深刻和持久的,培养一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事业心强的教练员队伍是提高竞技体育实力水平的关键。江苏省现有市地级体校48所,教练员1080人;县级体校104所,教练员1735人。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直属部门现有教练员327人,一线教练员人数216人,二线教练员人数103人,其中,国家级教练员32人,高级教练员125人,中级教练员104人,初级教练员56人。田径和击剑是全运会和奥运会比赛的金牌大项,田径也是江苏省的传统强项,但是在田径运动项目上,二级教练员人数过少,仅有24人,这就不利于二线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和水平的提高。击剑项目同样如此,一线二线教练员人数都是12人,显然较少。另外,柔道和体操等也是江苏省的传统强项,在这两个项目上,二线教练员共有6人,应增加教练员的数量。很多项目像跆拳道、网球、散打、帆船、帆板等项目都只有一名教练员,显然人数过少。部分项目则没有配备二线教练员,这也是江苏省竞技体育决策机构应尽快解决的问题。
3.2 教练员队伍学历和职称层次
    在教练员的专兼职比例分析,专职教练占总数的67%,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强专职教练的培养;从对专职教练员的学历统计来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教练员达到了86%,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全国为61.2%),这与江苏省经济基础相对较好,人力资源丰富有关。研究生比例为1.6%,仅有6人,本科45%,大专学历的教练占41%,中专和其他学历的教练员近13%。从学历水平来看,主要为本科和专科,有研究生学历的教练很少,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职称结构上,江苏省37个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中,中级职称教师为235人,占47%,高级职称占25%,达到国家职称的仅有4人,尽管江苏省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职称情况明显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但还是远远不够的,应加大培养、引进力度。

3.3 运动员等级
    运动员是运动成绩和竞技体育目标的唯一承担者和实现者,也是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5]。江苏省现有二级运动员12794人,一级运动员1468人(来自37个项目),在训运动员1010人,其中,有国际健将14人,运动健将62人,入选国家队集训的共有20个项目、96名运动员和18名教练员。从项目分布来看,田径、游泳、柔道、射击、羽毛球、乒乓球、自行车等项目拥有一级教练员较多,拳击、现代五项、沙滩排球、铁人三项、端到速滑等项目拥有一级运动员较少。

4  江苏省竞技体育所处的外部环境分析
4.1江苏省体育产业资源状况
    江苏目前拥有16个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8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28个国家级青少年奥林匹克俱乐部,全省长年坚持业余训练的总人数始终保持在1.8万人左右。江苏省目前有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田径、游泳、赛车、户外运动等体育俱乐部90余个。其中,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建立了较为规范的俱乐部,涌现出了361、安踏、奥威、鸿星尔克等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2005年江苏省召开了“中国全民健身博览会”,2007年中国南京“体育健身休闲用品博览会暨首届体育嘉年华”及“南京百人象棋挑战大赛”,积极引导大众体育的消费观念,培养、开发体育市场,体育用品业迅速发展。2009年江苏省组织“迪拜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向全世界推介江苏省体育资源,与国际展览联盟(UFI)和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进行了体育资源开发洽谈,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体育产业跃上新的台阶。但是应该看到,江苏省的体育人口比例还比较低,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农村还是一个体育薄弱地域,广大农民的体育观念、身体素质、体育设施还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构建多元化的全民健身体系任重道远。江苏省体育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既缺少相应的配套政策,市场发育程度也较低,与江苏省经济发展形势相当滞后,缺乏善于竞技体育经济管理的人才,江苏省在这些方面尚需付出超常的努力。
4.2  江苏省体育场馆现状
    为完成承办第十届奥运会的任务,江苏省按期建成了符合国际竞赛标准的一流比赛场馆,做到了“场馆一流,组织一流,环境一流,服务一流,成绩一流”。第10届全运会比赛场馆64个,江苏省还新建41个比赛场馆和60多个训练场馆。投资了20.87亿元,占地89.6公顷,新建一个奥林匹克中心,包括近6万座位体育场,1万座位体育馆,3000座位游泳馆、5000座位网球中心以及体育新闻中心和配套设施。另外,投资11.8亿元,建设5个比赛场馆:射击馆、综合比赛馆、曲棍球馆场、棒球场、垒球场,8个训练场馆:体操、武术、散打、球类、田径、游泳重竞技等相关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25.7万平方米。同时在全省部分城市中也建设了体育场馆,这些现代化的体育场馆,为江苏省竞技体育提供一流的训练、竞赛、群体锻炼的设施,为建设体育强省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为备战第11届全运会及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提供了充足的场地设施。
4.3 江苏省经济综合实力分析
    所谓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是指影响竞技体育活动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以及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是生存力、发展力和协同力三者的有机综合,因此,实际上是一种开发系统的整合力量形态 [6]。根据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的2007年重大研究成果《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处于上游区的名次依次为: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辽宁省,江苏省排名全国第4位,从各省市GDP增长率来分析,江苏省达到了14.8%,是6省市增长率最快的。该成果所建立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各种影响因素,涵盖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财政金融、知识经济、发展环境、政府作用、发展水平等经济领域,是目前国内指标最多、体系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表5是2008年6省市GDP总值、GDP增长率、人均GDP全国排名。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江苏省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全省区域的经济综合实力关系密切,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2007年11月发布的《中国区域发展趋势与科学评价体系总报告》研究结果:“2005年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处于上游区的依次为上海市、北京市、广东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辽宁省。”根据2007年的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的《世界2007年鉴》,2007年中国各省经济总量排名,江苏省仅次于广东省、山东排名第3为。江苏省近几年持续高速发展的经济,是推动江苏省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江苏是人口大省,人均GDP在全国排名第4位,列上海、北京等省市之后,这也是影响江苏省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据国内一些经济学专家预测,根据江苏省目前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在2010年,江苏省的经济总量将有望超过广东、山东省跃居全国第一位,这将有助于江苏省竞技体育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5 江苏省建设竞技体育强省的发展对策
5.1全面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7],根据江苏省竞技体育的现状,省体育局在2007年明确了目标任务,分别实施了人才培养三大工程建设:
(1)实施“尖子人才工程”
    紧紧围绕“08奥运争贡献、09全运进前三”目标,按照走集约发展、精兵之路的指导思想,突出重点,狠抓备战,科学训练,在年度最高水平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和第六届全国城运会上进入前三名,力争2008年北京奥运会入选运动员人数超历史。
(2)实施“金牌教练工程”
    成立教练员管理委员会,实施“金牌教练工程”。 通过政策引导、人才引进、教育培训、竞争上岗,优化教练员队伍结构,切实提高教练员创新能力和执教水平。同时,以教练员、运动员素质提高和能力建设为核心,促进一、二、三线队伍结构合理、衔接紧密,推动队伍建设呈现新活力。
(3)深入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程”
    进一步加强业余训练工作,按照“省有重点、市有优势、县有特色、校有传统”的指导原则和“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工作方针,合理规划项目布局,开展县级业余训练考核评估,进一步完善业余训练网络体系。密切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协作,继续完善体教结合制度,加强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省级高水平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以及省级青少年奥林匹克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扩大业余训练的规模和效益,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力争创建20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50个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10-12个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30-150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以及100个省级青少年奥林匹克体育俱乐部。全省参加业余训练的人数保持在2万人左右,全年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200名左右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5.2 优化体育资源配置
    进一步优化项目结构,调整项目布局,突出重点,走集约发展的精兵之路。江苏省体育局确定了击剑、田径等10个重点项目,集中精力做优、做强,形成集团优势;确定赛艇、篮球、排球、网球、花样游泳等17个优势或潜优势项目,着力培育夺金点,扩大夺金面;稳步提升潜优势项目和其他项目,扩大争分夺牌面。要进一步提高江苏省体育竞争的实力,必须优化体育资源配置,科学调整全省竞技体育的项目设置和布局,运动项目的布局要与奥运战略全面接轨,突出以发展江苏省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为主的指导思想,江苏省竞技体育经历了一定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以田径、足球、乒乓球、游泳、举重、射击、射箭、帆船、帆板、航海模型等传统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对这些重点项目要有足够的资金注入,实现重点项目的倾斜与投入,做到发挥重点优势,确保重点项目,实现重点突破,努力拓展新的金牌增长点。田径、游泳是奥运会和全运会的金牌大户,这两个项目的金牌数量占了所有竞赛项目金牌总数的一半,素有“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之说,建议抓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目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保证优势项目,挖掘潜力项目培养后备项目,田径要有更多的项目冲击金牌。对相对落后的项目,要请专家进行专题论证分析落后的原因,对症下药解决措施到位,寻找突破口,尽快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5.3加强竞技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建设
    竞技体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内因和根据,掌握当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科学规律,对于把握江苏省未来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正确走向,合理规划实施战略的内容,促进江苏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竞技体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协调发展,要走社会化、市场化之路。
    竞技体育的社会化是指竞技体育的发展能够得到社会出现的支持,并且,竞技体育利用自身优势融于社会的发展之中,形成社会参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服务社会的发展局面;竞技体育的产业化是竞技体育本质要求下的必然选择,走竞技体育产业化道路,使竞技体育发展由过多依赖国家、政府包办向国家、社会、集体及个人公办的方向转轨,从求助外力转向依靠体育本身;竞技体育的国际化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只有融入参与到国际竞技体育“大家庭”,才能实现国内竞技体育“小家庭”的繁荣[8]。
5.4探索江苏省体教结合新模式
    加强体教结合,建立选材、育才“一条龙”的培养体系。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相结合的体育人才的培养体制与运行机制,在发展竞技能力的同时要求同步发展文化教育[9]。
    提高体育队伍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既要训练与竞赛成绩,也不能忽视学业,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其退役后的安置奠定基础。积极倡导“体教结合”的指导思想,保证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培养。从资金投入、硬件建设、师资配备、课程指导、督导检查等方面加大对学校体育运动员文化工作管理力度,加快学校体育与文化结合的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始终坚持“体教结合”办校,充分发挥区县在培养输送高水平高文化素质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工作的作用,形成具有江苏省特点培养体育新人的新途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雷艳云,王新国.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3:24(3):116~119.
[2] 肖林鹏.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3):4~6.
[3] 王志刚.论举国体制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3,(7):7~9.
[4] 李飞腾,黄瑞国,林雪峰,吴尚义. 莆田田径历届省运会金牌分析及发展对策[J].莆田学院学报,2006, 13(1):90~94
[5] 王永盛,潘耀滨,王超,等.山东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1):39~45.
[6] 王保成,周志雄,王川,等.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7):9~15.
[7] 王永盛,潘耀滨,王超,等.山东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1):39~45.
[8] 陈立农.广东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6):18~23.
[9] 庞建民,吴澄清.关于促进国内运动员可持续发展体制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2(5):9~11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428641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