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0年第1期
 
试论明星运动员的理性报道

2010/1/7 15:33:03 浏览次数 3803  

姚红卫  上海体育学院 新闻系,  上海200438

摘  要:人群的特性是社会性,在人类社会里总需要杰出人物。在体育界、新闻界,优秀的体育运动员明星,总是这两个界别的共同话题。当代社会,这两个界别进一步交融,理性报道符合文明礼仪规范的明星运动员是体育与媒体共赢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旨归,换言之,媒体应该以一种开放理性的成熟报道心态,追踪报道明星运动员的成败,既有助于明星运动员的健康成长,也有助于在世人面前树立起明星良好的示范作用。媒体引导正确的舆论,以便切实履行媒体的社会监督功能。
关键词:明星运动员  理性报道  礼仪  刘翔 《文汇报》


    从体育的定义得知:体育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项运动来实现。 [1] P1130新闻,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1]P1283著名运动员的一举一动是体育界、新闻界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理性报道明星运动员是体育与媒体利益双赢的旨归。体育需要媒体宣传、监督,媒体也需要体育的不断更新向受众传达信息,他们共同满足人们的知情权、精神愉悦感。
一  体育与媒体共同打造符合文明礼仪规范的优秀运动员,树立起明星的社会效应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仪式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礼仪的主要功能,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如何恰到好处地展现有着上下五千年礼仪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的赛事风范,笔者认为这涉及到方方面面。首先要注重礼尚往来,这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2]这是一个“场”现象。就像物理学中有磁场、语言学中有语义场一样,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通过与事件相关的一支队伍、一位观众、一场赛事、一个从事报道的媒体、一个主办机构、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等诸形象体现出来的该国整体上综合体育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侧面。
    体育与媒体历来密切相关,历史上的奥运会曾经推动了广播业的普及,曾经成就了电视业的崛起。奥运会原本就是全世界运动员公平竞争的一个大舞台,报道奥运会的媒体自然也应该有一个公平、公开的报道环境。大家痛恨有违体育道德的假球、黑哨,同样,体育行业痛恨媒体的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假新闻。体育与媒体应该良性互动、共赢,注重明星的社会效应。[3](P62-64)宣传优秀运动员的道德风尚,为青少年树立好的榜样。事实上,明星体育报道已经成为新闻业的一个重要板块。美国著名的报人普利策曾经将体育、绯闻和罪恶作为媒介吸引受众的三大法宝。[4] 
    我们知道: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并运动着、变化着。事物是一个矛盾运动的统一体,会在适当的时机下向前发展或退后或相对保持,会走向各自的反面,事物运动具有曲折性。作为体育事件,核心问题自然就是一个结果,而且是一个竞争的结果,不管以何种方式参与,总会存在输赢。整个赛况,瞬息万变,此场失利不等于彼场的永远失利,赛场奉行的是“一切皆有可能”、“没有什么不可能”,“翻盘想赢”。对于优秀明星运动员来说,也有个“运动曲线”,作为媒体就应该遵循运动的这种节律,不管对人还是对事,要正确反映运动节奏,辩证报道出体育现象的荣衰兴废,体现重在参与的自信。倡导“比赛不仅仅是结果,重要的是参与”的人生哲学。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国力得到提高,体育成就举世瞩目,在传播信息领域,显得大气,今后媒体报道仍然应该注重辩证性,更好地履行客观报道的职责,履行好党的喉舌与群众的耳目这两个重要职能。

二  理性报道明星运动员
    在媒体报道中,以往常常报喜,很难见负面新闻,尤其难见深刻辩证分析性的报道。北京奥运会,赛场上,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报道心态是平稳的。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十一运,媒体参与了报道。在开幕式后,全国各地记者扎堆飞抵济南,据说总共来了3000多名记者。[5]
    据网络调查,全运会第一明星人物非刘翔莫属,板上钉钉。有人戏言,“看全运就是看刘翔”。关于刘翔,有一种判断认为,在中国像刘翔这样的选手60年才有一个。决赛,可容纳6万观众的“西柳”体育场几乎满员,而预赛也坐了一半多。两天的比赛,刘翔为全运赛场创造了260多万元的票房收入。为感谢热情捧场的观众,他以世锦赛绕场一周的惯例向观众挥手致意,多次向看台抛出了上衣裤子和鲜花。观众群中出现争抢,一条裤子被撕成了碎片。[6]
    刘翔到底有多火?他的裤子碎片给出了答案。十一运会夺金之后,刘翔的裤子刚刚被抛上看台,立即就被观众们抢成了碎片。更令人惊诧的是,有人在网上发帖叫卖刘翔的裤子碎片,起拍价竟然叫到了3万元!不管是网友恶搞还是确有其事,刘翔那条早已变成了碎片的裤子都真实反映出了他的受欢迎程度。中国男子运动员中,除了姚明,还没有人能红成刘翔这个样子。据说,碎片被网上拍卖到500万天价!
    对刘翔的完美复出,《文汇报》作了客观报道:
    2009年10月26日7版体育新闻,将近整版报道了25日晚刘翔王者归来完美复出的盛况。全观察《准备好了吗》、全聚焦《全运三连冠,刘翔有话说——“我依然相信自己,我还行!”》、《刘学根感慨恍若隔世——“这一年多,翔翔真的成熟了”》。也用多幅图片展现精彩时刻:1幅大图片,领奖台上刘翔、纪伟、史冬鹏笑呵呵地联袂做跨栏动作;2幅中图片,刘翔瞪眼睛“搞怪”的天真表情;3幅小图片,刘翔冲刺一瞬,老记“围堵” 刘翔,“翔迷”欢呼雀跃。
    全聚焦《全运三连冠,刘翔有话说——“我依然相信自己,我还行!”》:“13秒34,刘翔成功加冕全运会110米栏三连冠。尽管并未全力冲刺,成绩也不如复出首战那般亮眼,‘翔飞人’的第3次全运之旅,依旧足以用完美来形容。”伴随着刘翔迈过终点,比赛现场顿时陷入疯狂。山呼海啸的掌声为“翔飞人”响起。
    “上海男人真‘结棍’!”匆匆走过混合区的通道,心情大好的刘翔不忘用家乡话与上海记者们开起玩笑。
    孙海平:“他的伤病其实还未100%痊愈,三次冠军里,这一次最难。”
   《刘学根感慨恍若隔世——“这一年多,翔翔真的成熟了”》:“从退赛后经常一个人哭,到如今笑对烦恼;从极度抗拒长枪短炮,到面对记者提问能够从容淡定;从往日一到人多的地方就烦躁,到现在愿意与人亲近;从当初那个夺冠了只知自己高兴的大男孩,到今天能主动将喜悦与人分享……北京奥运后的这一年多时间,也许是刘翔职业生涯中最坏的一年,但对于父亲刘学根而言,儿子的这些变化却可能是他成长路上最可喜的, ‘无所谓成绩如何,对我们而言,没什么比儿子真正成熟更重要了。’”
    《文汇报》捕捉明星运动员这些热点,不但充分体现新闻价值的及时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也切合当今新闻发展的市场元素。正如施拉姆所言:“新闻事业是一种双重性格的事业。”具有教育与经营的双重性格,大多数的时候,这两种性格是互相矛盾的。[7](P525-533)在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理念指导下,《文汇报》较好地处理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在全运会这么多体育明星人物里,关于刘翔的报道,《文汇报》报道得最多,专题新闻共9篇,大大小小的图片共15张。其他的消息、评论,字里行间也会提到刘翔。
    而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飞人”刘翔因伤退赛,令人揪心。综合《文汇报》(2008-8-19)的报道,可知:刘翔退出比赛是因为受伤,伤在脚跟。孙海平在新闻发布会上数次痛哭。他说:“刘翔一直在坚持,刘翔一直在玩命,他不是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退出比赛的。”雅典奥运会的辉煌,使刘翔当之无愧地成了中国体坛第一人和无数年轻人的偶像。估摸着,会有1万个记者写刘翔;1千万网民聊刘翔;1亿电视观众看刘翔。荣誉和光环的背后,也使这个生性活泼、开朗的上海小伙子,不仅失去了他同辈人所应有的青春时光,还要背负起亿万人灼灼期待的希望。有人甚至说,宁愿拿10枚奥运金牌去换刘翔的这1枚跨栏金牌。“刘翔挺住!刘翔不哭!”“刘翔好好养伤,你还是英雄!”众多网民的心声,也是广大中国人的心声。我们期待着,刘翔在不久的将来再次站上跑道,再给中国人带来感动、带来振奋!
    作为看客,我们实际上都应该反省自己:除了热切期待之外,是不是也要容忍运动员特殊情况下出现一些意外?比如说有些意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竞技失误与场上表现失常在所难免。北京奥运会上媒体的这种真实的报道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丰满的精神形象。如英国《泰晤士报》的首席体育记者西蒙•巴恩斯在看完男子体操团体比赛后报道说:“我们西方人一直对中国人心怀恐惧,不确定他们性格上是否缺少一些东西。但昨天中国体操选手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人性的品质:害怕、担忧、希望、忠诚、互相支持、努力、成就和成功。谁不会对此大加感叹呢?”这与以前国人的心态形成鲜明的对比。
    24年前即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曾经三次打破世界纪录并被国人寄予厚望的朱建华金牌失手,家里玻璃被砸 ;20年前亦即1988年汉城奥运会,国人心中的“体操王子”李宁因为失误而“败走麦城”后,收到了刀片和上吊绳。当时,外国媒体评价中国是个输不起的民族。同样,在对待郎平所代表的“海外兵团”的态度上,我们也曾经备受煎熬与折磨。就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中国乒乓球原国手何智丽代表日本队出战,击败中国运动员邓亚萍一举夺冠后,被无数国人痛斥为“叛国贼”和“汉奸”。而就在本届奥运会上,像郎平的感受一样,执教韩国羽毛球队的原中国国家队教练李矛同样“心情很舒畅”,原因是他再也没有碰到一个人说“看,这是汉奸!”
当受到国人高度寄望的飞人刘翔因伤病复发不得不退出比赛,他所得到的是国人的关注、祝福与期待。网民“刘翔退赛也英雄”等说法令人动容。在刘翔退赛后,一个细节尤为令人感动:他返回奥运村后,他的房间门口,摆满了大家自发送来的鲜花,没有一个人去惊扰他;当菲尔普斯实现奥运会八金的梦想,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中国观众的欢呼是对人类可以企及之超越乃至卓越的庆幸;当33岁的丘索维金娜为患病的儿子而战,身患癌症的美国选手埃里克•尚托出现在赛场,南非“独腿飞鱼”纳塔莉•杜托伊特开始她的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中国观众的掌声是对人类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与自信的敬意。一切正像法国《世界报》评论所指出的,“中国公众表现得更加公正而非沙文主义”。
    搜狐公司作为中国奥委会和中国体育代表团独家互联网合作企业,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赞助商,搜狐公司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备战和出征2008年奥运会等赛事提供互联网内容服务。 2008年中国体育代表团以最豪华阵容出征北京奥运,搜狐网邀请代表团成员陆续开通博客入驻“博客奥运村”,这里成为运动员发布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笔者看了刘翔在搜狐博客里个人官方博客文《请大家相信我,我会回来的》(2008-08-19)。网友关注的跟帖惊人,具体数据是:阅读数为1545447,150多万;评论数为 26853,近3万。这充分说明网民关心明星运动员的舆论力量。
    “中国恒好 光耀60年”——“恒源祥”最具影响力的新中国体育人物评选活动2009年9月6日晚上在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盛大的颁奖仪式。在得以入选后,在北京奥运会上因退赛而引发争议的刘翔热泪盈眶。
    《文汇报》奥运期间,选用了博客、网友的资料,与报纸本身的消息、评论、图片、分析、专访一起,立体地较全面地报道了刘翔等运动员比赛失利的情况,传播心态成熟,这些经验都是在今后的体育报道中值得借鉴的。《文汇报》十一运期间,对刘翔的报道是较全面的,观察仔细,写作富有激情,用语准确、诙谐幽默。运用图片、短讯、深度评论、长篇电讯,从刘翔到达、训练、赛程、预赛、决赛、激情传达谢意、新闻发布会、返回,都详细地做了报道。有特写镜头、细节描写,报道刘翔天真的一面,“瞪眼睛、做鬼脸”。用观众的热情作为背景衬托刘翔夺冠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其中穿插刘翔教练、刘父的直接引语,使读者感受到运动员成名的艰辛。应该说,满足了读者的英雄崇拜情结、好奇心、知情权。这充分说明了体育比赛不是一个人的战斗,群众的参与与欢乐是多么的重要!就像劳动报记者现场采访发回的稿子中说的: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意思的是除了体育记者外,还有来自少儿频道的主持人,他的问题非常有趣,要求飞人对小朋友说点什么。刘翔也一本正经地回答了:“除了读书,课余还要多多参加体育锻炼,这对生长发育有帮助。”[8]

三、结论:
    刘翔在十一运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这个讲礼仪的阳光男孩完美复出,创造了全运会三连冠的佳绩,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这需要大家的呵护,更需要媒体的理性报道。《文汇报》对明星运动员刘翔追踪报道较为成功,既带去全国人民对失意奥运选手的关怀,也带去胜利后人们的喜悦,把体育的盛事传达给热切的人们,这也是媒体切实履行好耳目与喉舌两种职能的重要实践。这种重要实践给媒体带来的启示就是:要用宽广的心态报道大型体育赛事,如奥运、亚运、东亚运、全运会、各种专项锦标赛,等等,要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M].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 张岩松.现代交际礼仪[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 鲁威人.体育新闻报道[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4] 蒙杰强.体育新闻——党报增强贴近性的重要途径[A]. 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编. 体育记者谈体育新闻[C].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5]早出晚归战全运时间[EB/OL].[2009-10-19/2009-11-3]. http://www.fundss.cn/html/xinwen/tiyu/2009/1019/18919.html
[6] 叶志明.准备好了吗[N].文汇报,2009-10-26(7体育新闻•全观察).
[7] 庞明慧.体育公众人物报道审视[A].陈伟.体育新闻传播新视野[C],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8] 我现在已看淡成与败[N].劳动报,2009-10-26(05发布会).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8970235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