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12期
 
运动教育模式之理论与应用——以篮球课程为例

2009/12/7 9:07:52 浏览次数 14150  

高雄市鼎金国中   陈昭宇

一、前言
    运动教育模式(Sport Education Model)是一种以团队形式进行体育教学的一种课程模式,其课程内容具有多元的特色,学生在体育活动课程中亦有较为热烈的参与(Grant, 1992;Hastie, 1996)。以“游戏”作为发展基础的运动教育模式,其主要概念是源自于游戏理论,主张运动教育可以成为一种课程模式,透过游戏化的运动来学习运动知识,增进动作技能,使人可以欣赏运动,参与运动,进而达到全民运动的目的(Siedentop, 1994;许义雄等人,1998)。正式比赛是运动教育模式的主体,强调人人都要上场比赛或担任各项裁判工作。换言之,运动教育模式是藉由团体活动竞赛来促进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并透过同侪间的互助合作与小组讨论,来获致真实且完整的运动经验。

二、体育课程的理论基础
    Curriculum(课程)一字源自于拉丁文currere,指的是奔跑、跑马场之义,随着时代的演变,引申为“学习的进程”,亦即指课程是一种学习或训练的进程,以求获致教育的效果(王文科,1991)。学者叶宪清(1986)指出,体育课程是学校中所实施的各项体育活动,其包含体育课、校内活动及比赛、校外竞赛等三大领域。因此,体育课应是学生在学校或教师的指导下,所参与的一切体育活动,它是一种有计划、有系统的内容及学习过程(周宏室,2002)。
    体育课程的发展有其基本假设、课程理论、观念架构及课程模式四个层面。Jewett, Bain, and Ennis(1995)将体育课程区分为五大价值取向,分别是:学科精熟取向(Disciplinary Mastery)、学习过程取向(Learning Process)、社会重建取向(Social Reconstruction)、自我实现取向(Self-Actualization)、生态整合取向(Ecological Integration)。并据此将体育课程设计模式共分为五大分类:运动教育模式(Sport Education Model)、体适能教育模式(Fittness Education Model)、动作分析模式(Movement Analysis Model)、发展的模式(Developmental Model)、人的真谛模式(Personal Meaning Model)。此外,体育课程的设计必须包含三个要素,分别是:个体、社会及学科。换句话说,课程的设计必须以基本要素为依归。比方说:学科精熟价值取向在学科的要素中、社会重建价值取向着重于社会的要素中、自我实现价值取向则是个体需求的要素中。综合上述,运动教育课程模式则是属于“学科”要素中的“学科精熟取向”。从下列图一中便可了解要素、价值取向及课程模式之间的关系。

三、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美国学者Siedentop说明运动教育模式是基于游戏理论而发展出来的一种课程模式。许义雄(1992)指出,“乐趣”应属于一种享受,一种快乐的情趣;一种足以使欲望快乐的愉快气氛;一种能增强学习效果的心理现象。Loy(1968)描述运动就如同游戏般的竞技。运动是一种复杂的游戏形式,学生就在从事运动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会行为的养成及生理成熟度。而运动竞赛的精神则透过个人基本动作的熟悉程度及团队战术的灵活应用中呈现出来。
(一) 基本假设
    Siedentop以游戏理论为理论基础定义了四种假设,并以此作为运动教育模式实施中的选择与参考。
    1.运动是一种高层次的游戏形式。Caillois(1961)指出,运动虽然在某些层面受到限制,但是游戏的基本概念即出于自愿并配合时间与空间的牵制。
    2.运动是文化的一部份。运动是促进健康与活力的重要媒介,当个人积极从事体育活动,文化中的社会功能也将随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3.学生应该将运动视为体育课程中的一部份。体育课程也应包含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战术、战略的应用。另外,了解运动礼节、尊重裁判判决、学习简易规则与计分的过程也是运动教育模式的重要内容。
    4.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在全民体育的理念之下,将传统体育课程适度的修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与成就感,并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价值取向的依据,与社会文化、学科内容与个别发展等三个层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课程目标也是学生参与课程活动学习结果的描述。此外,透过学习成果的呈现,亦可严谨地修正课程目标、教学策略与学习评量,以增进学生学习效能。运动教育模式的课程目标如下列所示(Siedentop, 1994):
1.透过体育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特定技能与体适能。
2.能欣赏并活用战术策略于竞赛中。
3.配合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
4.参与活动计划或策划的过程中彼此分享、交换意见。
5.启发学生负责任的态度。
6.为团体共同的目标齐心齐力地付出,不分你我。
7.感受竞赛庆祝仪式所赋予的特殊意义。
8.培养学生「做决定」的能力。
9.培养学生担任裁判、教练、记分员等各种角色。
10.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参与各类运动。
(三)发展目标
    以运动教育模式的概念来澄清游戏理论为其基础,并发展出学生社会心理(psychosocial)、身体(physical )及认知(cognitive)水平等三个目标。
    1.社会心理目标-学生透过体育活动学习团队合作及公平竞争的精神,学习在合理的竞争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与分配,在欢愉的学习气氛中,了解运动的简易规则与礼仪,体会运动的节奏与步调,并成为一位成功的运动参与者。
    2.身体目标-首先规划学生学习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战术战略、简易规则及培养运动精神等课程内容,再以分组练习赛或比赛季(season)的方式进行教学,增进学生体适能,熟练运动技能,感受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与挑战。
    3.认知目标-经由学生所组成的团队小组讨论比赛战术的运用,并分析敌我战力有效对抗敌队。此外,透过筹划运动竞赛相关事宜,亦可了解运动竞赛的精神与惯例,扩展学习视野。
经由上述运动教育模式之基本假设、课程目标与发展目标得知,体育教学中若能适当运用游戏作为教学的一个手段,不仅能提升学生高度的兴趣与参与感,更有助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运动习惯与学习态度(陈昭宇,2004)。在Carlson and Hastie(1997)针对国中学生的研究中更进一步指出,学生从体育课中所获得的“乐趣”已发展出更多层面,如:团队合作、技术改善、人际互动等。此外,学生除了学习到基本动作技能之外,随着课程的进行,有关比赛赛制的规划、竞赛规程、战术战略、互动沟通、裁判任务、比赛的仪式与惯例等,慢慢地将新的知识加诸在旧有的经验上,让学习更加完整与连贯,关于团队合作与运动文化亦能拥有新的感受与体悟。

四、运动教育模式之特征、概念与内涵
    运动技能可透过比赛或游戏的参与来进行熟悉与理解,辅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课程,将单纯的身体活动提升到运动教育的层次,透过运动竞赛的参与,学习过团队的生活,以及从竞赛的成功与失败中学习自我人格的型塑,并从中认同自我与团体(施登尧,2003)。因此,将运动技能透过体育课程的设计,融入于团体生活的经验中,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以合理分配的原则进行运动竞赛,培养学生以理性平和的态度解决冲突,进而刺激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达到「全民运动」的目标应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所以,藉由正式竞赛的规划,学生更能提高学习专注力,凝聚团队向心力,强化「胜不骄,败不馁」的运动家精神,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进一步对团队产生认同感。
(一)基本特征
    Siedentop(1994)指出运动教育模式有六项特征,分别为运动季(Season)、团队小组(Affiliation)、正式竞赛(Formal Competition)、决赛时期(Culminating)、成绩纪录留存(Record Keeping)、庆祝活动(Festivity)。兹就上述六项基本特征简要说明,如图二所示:


    1.运动季:一个运动季完整的运动季应包含季前赛、正式竞赛以及最后的决赛。传统的体育课程通常二至三个星期为一活动单元(约四至六节),学生所学到的通常是不完整的运动经验。Siedentop(1994)指出适合国民小学的运动季通常为八至十二节,每节四十五分钟至五十分钟。
    2.团队小组:运动教育模式下的体育课程是以团队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其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产生团队意识,凝聚向心力。教师依异质分组的精神,将班上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各组实力应力求平均。分组时可采取下列三种方式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队:(1)教师决定团队成员及队长;(2)教师决定队长,由队长负责挑选队员;(3)教师决定团队成员,由成员推选队长。
    3.正式竞赛:运动教育模式强调的是正式竞赛而非传统体育课程的分组练习赛。正式的比赛不仅让学生有切磋技术的机会,更提供学生刺激与激励作用(廖智倩,2000)。团队运动竞赛最受学生们的欢迎(Coetzee & Spamer, 2000),比赛时制造「得分」或「赢」的机会,不但满足了个人成就感,也增强了参与下一场比赛的动机。运用竞赛的方法设计的游戏活动,可激起人们奋发向上的动力,达到更高理想的目标(徐元民,2000)。此外,正式竞赛的赛程表应在赛前予以公告,让小组可以提早拟定练习计划及策略战术。竞赛是游戏的特质之一,
    4.决赛时期:不管是循环赛或淘汰赛,最后应举办季后决赛或总冠军赛,将比赛气氛提升到最高潮(吕天得,1999)。比赛的举办有其三个不同层面的意义:(1)庆典活动需透过比赛作为媒介;(2)成就感是参与比赛过程中所附加的重要价值之一;(3)比赛提供各种不同程度的对抗(Siedentop, 1981)。
    5.成绩纪录保存:成绩纪录是个人或团体竞赛过程的表现。运动季里的各种角色,如:裁判、记分员、教练指导员、计时员等,都是由学生担任。比赛过程的各项表现,都是学生学习评量的重要参考。各项数据的保存与收集,也可以作为下一 场比赛的借镜。
    6.庆祝活动:庆祝活动的实施,除希望与实际生活中的运动休闲活动结合外,更重要的无非试想营造一个充满欢乐的学习气氛,最后在总决赛或循环比赛时,让学习气氛”high”到最高点(周宏室、蔡易峻,1998)。
(二)概念架构


    运动教育模式之概念架构源自于游戏理论,以全民运动的理念透过基层教师在课程上的设计与实施,适合学生社会心理、技能与认知的范畴,培养学生良好体适能与增进运动技能的提升。学生必须学会对运动做出合理的决定,来参与公平的团队竞赛。经过正式比赛的进行,学生改善了比赛技巧与策略思考,熟悉竞赛的惯例与仪式,并成为成功的运动参与者。由下列图三可以清楚地认识运动教育模式的完整架构。
(三)重要内涵
    运动教育模式的重要内涵在于教师鼓励学生多方位的学习。不管是担任教练、球员、裁判、计分员、计时员等,学生都能从竞赛中享受彼此的成就感与欢乐。采异质分组,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启发学生「服从」、「尊重」他人的意念,逐渐地减少运动技术不佳的同学对运动的恐惧感,增加参与运动的机会。如表一所示,以课程目标、观念、设计、教师角色及重要概念等简述其内涵。


    运动教育模式的主要目标在于增进学生运动技能与体适能的表现,促进学生的社会互动,培养学生终身运动习惯,鼓励学生不分你我通力合作,启发学生负责任的态度与做决定的能力,并在运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他人运动美感,学习比赛战术与理解竞赛规范(陈昭宇,2004)。学生透过多元角色的扮演、团队小组的互助合作以及团队民主机制的形成等特色,培养积极、主动的运动态度,进而增进运动技能的学习成效,达到体育教学目标。

四、运动教育模式在篮球教学之应用
    运动教育模式的实施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本动作练习;第二阶段为分组练习与季前赛;第三阶段为正式竞赛与庆祝仪式。教学活动设计与简案(表二)如下:

(一)教学活动设计
    1. 教学单元与学生程度:篮球,国民中学一年级
    2. 运动季形式:共十二节课,每周二节,每节四十五分钟。
    3. 团队形式:男生四队(二十人);女生四队(二十人),各队队长及队员皆由教师挑选。
    4. 竞赛形式:循环赛(季前赛)与双败淘汰赛制(正式比赛)。
    5. 教学设备:篮球场两座、篮球八个、哨子八个、计分表、计分牌、码表
    6. 学生角色:队长、教练、裁判、记分员、计时员、球员。
    7. 成绩评量:团队表现、个人表现、笔试。
    8. 补充教材与其他:录像带、报纸文章、团体奖与个人奖项、不定期与各队队长召开小型会议。
(二)教学目标与评量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为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可透过多元评量方式进行预备性评量、形成性评量与总结性评量,以检视学生学习成效,修改教师教学策略与教材内容。依据上述教学简案,其目标与评量如下列表三所示,


四、结语
    传统的体育课程强调运动技能的学习及非正式的比赛,技能学习大都着重在基本技巧的反复操作,比赛则是以临时编组的方式进行。对大部分的学生而言,体育课所拥有的乐趣仅止于比赛时的社会化互动,而且同侪间的情感交流容易受到限制,形成以运动技能表现为主的团队小组,无法让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产生良性互动。相反的,运动教育模式不仅在强调技能的学习,更重视学生个人及社会互动的技巧(MacPhail, Kirk, & Kinchin, 2004;Alexander & Luckman, 2001)。特别是在正面且支持性较高的团队环境里,技术表现较差的学生在运动教育课程中,具有强烈的向心力,较不会有「边缘化」的感觉(Carlson, 1995)。从国内外相关研究亦指出,运动教育模式不但增进了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效果及互动的时间与机会(Synder, 1997;Hastie & Trost, 2002;陈昭宇,2004),而且也提升了学生对运动的学习意愿(Wellhead & Ntoumanis, 2004;MacPhail Kirk & Kinchin, 2004;陈昭宇,2004)。在教育新体制的带领之下,基于维护学生运动权、提升个人体适能、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活络班级团队精神以及发展全人教育等观点,体育教师应有「舍我其谁」的精神。总而言之,学校教育是学生人格成长与概念启发的最前线,让学生能够在优质的体育课程环境中,享受运动学习的乐趣,培养积极的社会互动行为,营造温馨和平的团体气氛,避免彼此间的恶性竞争与仇视。因此,透过运动教育的优势与特质,配合体育教师的专业与智慧,让体育课不再是少数人的舞台,而是一场通力合作的完美演出。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1)。课程论。台北:五南。
吕天得(1999)。运动教育模式在男女学生学习效果之研究-以国小六年级排球教学为例。未出版硕士论文,国立体育学院体育研究所,桃园县。
周宏室(1994)。Mosston(摩斯登)体育教学光谱的理论与应用。台北市:师大书苑。
周宏室、蔡易峻(1998)。运动教育概论。国教研习会运动教育教学手册编辑会议数据。
周宏室(2002)。运动教育学。台北市:师大书苑。
施登尧(2003)。九年一贯「健康与体育」学习领域分段能力指标之概念探讨:以「运动技能」主题轴为探讨中心。中等教育,54卷(2),页14-25。
徐元民(2000)。趣味竞赛。台湾省学校体育,10(3),63。
许义雄等着(1998)。运动教育与人文关怀(下)-课程与教学篇。台北市:师大书苑。
许义雄(1992)。乐趣化体育教学。台湾省学校体育双月刊,2(1),4-5
陈昭宇(2004)。运动教育模式对学生技能学习与学习态度之影响-以国中八年级篮球课程为例。未出版硕士论文,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研究所,台北市。
叶宪清(1986)。大专兴趣分组体育课教学行政与研究。高雄:复文。
廖智倩(2000)。非传统式的体育课程『运动教育模式』。学校体育双月刊,10(4),25~32。
西文部分
Alexander, K., Taggart, A.,& Medland, A.(1993). Sport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Try Before You Buy. ACHPER National Journal, 44(4),16-23.
Alexander, K. & Luckman, J.(2001). Australian Teachers’ Perceptions and Uses of the Sport Education Curriculum. 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 7(3), 243-268.
Caillois, R.(1961). Man, Play and Games. New York:Free Press.
Carlson, T.B., & Hastie, P.A.(1997). The Student Social System Within Sport Ec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7,176-195.
Carlson, T.B.(1995). "Now I think I can." The reaction of eight low-skilled students to sport education. ACHPER Healthy Lifestyles Journal, 42(4),6-8.
Coetzee, M.& Spamer, M.(2000). Assessing the Determinants which May Influence the Creating of a Learning Climate in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Human Movement Studies, 38, 1-22.
Grant, B.C.(1992). Integrating Sport in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New Zealand Secondary Schools. Quest, 44,304-316.
Hastie, P. A.(1996). Student Role Involvement During a Unit of Sport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6, 88-103.
Hastie, P.A. & Trost, S.G.(2002). Student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During a Season of Sport Education. Pediatric Exercise Science, 14, 64-74.
Jewett, A. E. & Bain L.L. & Ennis, C.D.(1995). The Curriculum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 Georgia:Wm. C. Brown Publishers.
Loy, J.(1968). The Nature of Sport. A Definitional Effort. Quest, 10,1-15
MacPhail, A., Kirk, D., & Kinchin, G.(2004). Sport Education: Promotion Team Affiliation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3, 106-122.
Siedentop, D.(1994). Sport Education:Quality PE Through Positive Sport Experience. Champain, IL:Human Kinetics.
Siedentop, D.(1981, August). Must Competition Be A Zero-Sum Game? The School Aministrator, 38,11.
Synder, P. P.(1997). The Effects of A Sport Education Model on the Participation and Achievement Levels of Elementary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
Wallhead, T.L. & Ntoumanis, N.(2004). Effects of a Sport Education Intervention on Students’ Motivation Respons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3, 4-18.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8972276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