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6期
 
论太极文化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

2009/6/2 16:17:10 浏览次数 3882  

摘要:太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奇葩。它所蕴涵的“天人合一”、“整体论”、“阴阳相济”、“守柔处雌”、“舍己从人”、“以柔克刚”等哲理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同时太极文化做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是达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它的教育功能、公正理念能营造公平有序的社会氛围;它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都在一定范围内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太极文化;和谐社会;价值


    太极,是一个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太极文化的概念是从文化的一般概念中引伸出来,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式。最简明的说法是,太极文化是有关太极的文化或是人与太极关系的文化。再进一步也可以说太极文化是人们运用太极思维或方法创造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或是说以“太极”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如果按文化学的观点来界定:广义的太极文化是人们在运用太极思维和方法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太极文化是太极拳文化,主要包括各种太极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等,以及与“太极拳”有密切关系的思想意识、哲学思维、价值观念、运动精神、行为准则、活动规则、服装器械、科学教育、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媒体传播、组织机构等。本文中的太极文化主要取其狭义定义。

1 太极文化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太极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整体论”、“守柔处雌”、“舍己从人”、“阴阳相济”、“以柔克刚”等充满智慧的内涵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的内在一致性, 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作用。
1.1 “天人合一”、“整体论”与全面系统的社会和谐
    太极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整体论”是太极拳理论存在和发展的哲学思想基础,是太极思维的灵魂。太极文化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宇宙、自然、人、物的和谐与统一,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观念贯穿在太极拳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
    “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和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和谐环境的有利因素;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整体社会的有序运作;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由此可见,二者在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实践上有着很大的内在一致性。
1.2“阴阳相济”的辩证法与社会动力平衡机制
     “阴阳相济”是太极文化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性的理论解释,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式朴素辩证法:宇宙万物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阴阳矛盾,都是阴阳消长和对立统一的, 强调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源。这与马克思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相一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把握和处理动力与平衡两种社会运行机制的关系。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和健康发展,根本上取决于它有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动力机制,一个是平衡机制。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没有动力机制,社会就会陷于僵化、停滞的状态;没有平衡机制,社会又会陷于混乱、动荡的状态。一个社会的成熟程度,不仅要看这两大机制是否各自都具有良好的性质和功能,而且关键是要看这两种机制能否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稳定地发挥其总体的功能。这突出地表现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是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对重要矛盾,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中心课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触及到此类问题:如,正确处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既实行破产兼并、下岗失业等制度,又制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帮助解决再就业问题等等。在政治领域,在发展民主自由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在社会领域,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
1.3“守柔处雌”、“舍己从人”、“以柔克刚”的方法论意义
    太极拳的前提设定是力量上以弱对强, 并具有崇德、尚礼、处谦、内向等阴性文化特征。由其应敌原则舍己从人、以小制大、以静制动、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等可以发现,这是一种面对强敌时“自强用弱”和“以弱对强”的自卫形态。这柔而不软、刚而不脆的精神蕴含着极为顽强柔韧的巨大生命力,正如老子《道德经》七十六章中所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就国内情况而言,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不配套、贫富差距、东西不平衡、生态危机、失业犯罪问题、腐败问题等都制约着我们现阶段目标的实现。我们只有遵从太极拳中“返求诸己,培植内劲、追求功力、运用技术”精神“依自不依他”的自力更生,才能走上和谐发展之路。国际形势方面,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旋律的形势下,也面临着文明冲突、恐怖主义、种族主义等世界性难题;仍然有些国家敌视和恐惧我国, 采取“接触”政策和宣扬“中国威胁论”。我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始终坚持“不争”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外交策略,反对“好勇、斗狠 、持力 、顶抗 、夸强 、争胜”, 即使将来发展壮大了,我们“求同存异共发展”的策略和“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阴性民族文化特征也决定了我们始终会是世界稳定和谐发展的拥护者。

2  太极文化做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是达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2.1身心两健,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
2.1.1对人的身体健康的促进
    有研究表明,太极拳有益寿延年、防治慢性病的功效。现代一些科学家研究。太极拳对于人的大脑右半球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一些科学家研究练习太极拳时,对脑电波进行监测,发现脑电波在练拳过程中有明显的“异动”,这说明练拳对神经系统是有影响的,它能醒脑清神,调节神经,特别适合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修炼。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使人的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患神经衰弱!精神分裂、抑郁、烦燥不安等症,长期伏案,四肢躯干得不到运动易患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颈椎、脊椎、腰椎或肛门等现代文明慢性病。太极拳作为有氧运动,动作舒缓自然适合男女老少等大多数人群,用中医理论解释,即从整体调节人体脏腑的平衡,发挥人体自身的潜能,而潜能则能治愈百病。太极拳是通过划圆做圆形转动等简单招式,肢体配合体内脏腑自然的开合,从而能直接调节人体各种阴阳平衡,起到百病不侵的功效。太极拳的这种功能使之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一种重要形成。太极文化也在为改善社会的健康状况,减少流行病的蔓延,缓解职业病的发生,提高社会的健康水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它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健康水平的积极有效手段。
2.1.2 对人的心理健康的促进
    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但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还要有完善健全的人格、充沛的精力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而太极运动在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功能。在参与太极运动过程中,疏缓轻柔的动作使参与者的心态得到调整,同时能把忧郁、恐惧、烦闷等不良情绪转化为乐观、开朗、坚毅等情感。有关专家把心理健康的人的特点归纳为正视现实、了解自己、自尊自制、乐观向上、心胸开阔、勇于进取等方面,并且指出培养健康心理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和文化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太极运动运动对于人心理健康的促进比体质的增强更为重要。
2.1.3 对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促进
    太极拳对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化程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通过参与太极拳增强了人的社会角色意识,使人们掌握了与角色一致的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这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表现。其次,参与太极运动增加了人们交往的机会,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再次,太极拳可以培养人们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太极的团体表演要求所有成员必须通力配合,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通过达成某个目标的共同努力,强化了团队成员间的信任和支持,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要借团体项目去养成舍己从人、因公忘私的习惯。
2.2 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人来说,生活不仅仅是衣食和事业,也不仅仅是利益或地位,机械式的有序性和效率不再被人们视为最高价值,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和愉悦的精神生活,构成了现代文明特有的价值内涵,太极文化为处在高节奏、高竞争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创造一个轻松自在的休闲境界,使持续积累的心理紧张与焦虑得到宣泄,享受运动的乐趣,感悟生命的意蕴和人生的价值,体验人际关系和谐带来的满足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生活质量的高低,而人的生活方式又总是与文化教育密切相关的。和谐社会所要创建的一种高质量的生活,其实就是一种和谐的生活,丰富的生活,快乐的生活。这其中就有太极文化的存在,而有了太极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也就有了人们对待太极文化的认知。社会的和谐需要太极文化的丰富与持续发展。
2.3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巩固社会和谐
    国家的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太极运动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太极运动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也可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人们通过参与太极运动,可以提高公民的社区向心聚合以及国家、民族的向心聚合,这种向心力、凝聚力是工作中形成合力的保障。只有不同层次的向心力、凝聚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保证家庭的和睦、社区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作为一种通用的无障碍肢体“语言”,太极运动成为人们沟通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而蓬勃发展起来的社会体育更是朝着“健康、调心、娱乐、益群”的方向发展。太极运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增强社会凝聚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
    太极文化中伦理性比较浓厚,具体有三点:一是重“德”,太极拳中的“德”,具体化讲就是武德。武德是武术的灵魂,崇尚武德是武术界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各家各派都提倡习武者以修养身心为宗旨,以自卫为信条;反对好勇斗狠,恃强凌弱;要遵守社会公德、尊师重道、扶危济困。二是讲“仁”,这是针对他人的,是关于拳的使用规则。不举无名之兵,不逞匹夫之勇,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三是讲“礼”,这是指拳术的运用程序,练拳人之间互相尊重,“敬人者人恒敬之”尊敬师长和拳友。练拳即为修身,要谦恭有礼,不好勇斗狠,虚怀若谷。
    太极拳注重方法以及对方法的研究,更注重了思考和体悟。它直接、大胆、毫不掩饰地从中国古典哲学中汲取养料,并全面移植哲学论点。形成了每招每式都有哲学依据,而每一拳论的哲学含义在动作中又有了落实。这对每一位练拳者都具有哲学启示。太极拳的文化属性,是贯穿于它的动作、技术、练习方法中的,是“虚实结合”的。它的“虚”是有机地依托在“实”之中的。从文化的角度看待太极拳的动作、技术,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审视目光,可以将太极拳看做一项体育运动,一种特殊的体操,一种康复手段和竞赛方式,还可以将它看做是一种符号。无论从那种角度看,都会对人有一种文化启示,让人体会到的是一种生存的境界。

4 倡导公正的理念,营造公平有序的社会氛围
    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充满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建设和谐社会就是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公平放在重要的位置,依法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太极运动做为体育项目之一正是一种倡导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美好而纯洁、积极而健康的活动,太极的竞技运动具有严格的规则,规则成为参赛者平等参与竞争的保障。比赛中,无论种族、肤色、宗教信仰如何不同,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无论参赛者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如何,大家都有获得冠军的平等机会。倡导公平竞争、遵纪守法,培养规则意识,促进社会法制观念的形成这是太极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所作的又一贡献。

5 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太极运动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经济功能,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太极运动的经济功能日益凸显。总体来讲太极运动属于第三产业,是向社会提供太极产品的服务部门,它主要提供非物质形态的特殊消费品。太极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同样创造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太极运动蕴涵的巨大经济功能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挖掘。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太极运动,具有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功能,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作用。以太极运动为载体的广告、传播、经营、经纪、赞助、营销等的不断发展,太极运动将为社会的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6 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
    太极文化中是中国人审美理想的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完美结合的最好验证,从而促使太极文化的多方面发展。如太极拳是一种独特的健身运动,已形成特有的武术太极文化,其特点是练功者通过身体与意识对自己身心进行意、气、体的综合锻炼,以达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此外,太极拳虽是一项健身养性的运动项目,却对丰富中华医学宝库作出了贡献,而且从多方面、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美学、生活方式等观念形态中去。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起着潜移默化地养成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等作用。因此,重视太极文化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

7 发挥安全阀作用,减少社会冲突
    和谐社会应是有效化解内部矛盾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应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种矛盾,消除潜在的不安定因素。社会学家科塞首次提出和阐述了社会“安全阀”概念,认为任何社会都存在着这样一种习俗:作为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能为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提供某些正当渠道,将平时积蓄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从而在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生存、维持稳定的社会关系中,发挥“安全阀”的功能。太极运动使人们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疏导和释放,因此直接参加或者观看太极运动对社会来讲可以起到一种“安全阀”的作用。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压力比较大,压抑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如果找不到释放的出口,就会以某种方式爆发出来,成为引起社会冲突、矛盾的导火索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参与太极运动可以释放现代生活方式对人造成的压抑、愤懑,使许多烦恼和不愉快都可以在太极运动过程中消失殆尽,对社会稳定发挥了潜在的功能效应。

参考文献:
[1]金岳霖.论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12.
[2]郑勤著.太极文化与功法[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3]张继峰.太极文化与太极拳源[J].黄河文化,2005,(2).
[4]龚建新.中州太极潮起着特殊的作用[J].中华武术,2006(10).
[5]顾留声.太极拳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6]邢树强.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7]邱丕相,田学建.论太极拳的普遍和谐价值观[J].体育学刊,2005(3).
[8]邱丕相,王岗.走进主流社会的中国太极拳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439857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