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6期
 
我国中长跑运动项目制胜规律初探

2009/6/2 15:39:13 浏览次数 6229  

何胜保
(曲阜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65)

摘  要:通过分析中长跑运动项目的特征,认真反思,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指出中长跑运动项目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中长跑运动项目的再度崛起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长跑;特征;规律;趋势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波浪中前进、盘旋中上升。我国曾经辉煌的中长跑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失去了世界的舞台,陷入了低谷。要想获得和提高竞赛制胜的概率,就必须首先项目竞赛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深刻地把握制胜因素,进而建构完善的制胜系统,以取得最佳的比赛效益[1]。北京奥运会为我们总结中长跑运动的发展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预测中长跑运动项目的发展趋势奠定了客观基础。所以我们要在特征中认识事物,在发展中寻找规律,在规律中总结,通过总结进行预测。

1 中长跑运动项目的特征
1.1 中长跑运动项目选材的特征
    中长跑运动员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稳定的心理特征,不择不扣的竞争意识,良好的节奏感,机能恢复快,智力水平高,战术意识强,动作协调等特征。
1.2中长跑运动项目训练的特征
    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提高是建立在生理机能的不断完善,心理负荷逐步适应的基础之上。生理机能的改善取决于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的大小,心理机能的稳定需要心理训练的不断调整和适应。多项组合训练模式是现代中长跑训练中提高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北京奥运会中长跑比赛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 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马拉松和3000米障碍项目第一集团的决胜阶段的比拼均出现在最后一圈,所以通过多项组合训练模式不断改善生理机能,提高心理机能稳定性和运动员的冲刺能力,构成了当今中长跑运动项目训练发展的主要特征。
1.3 中长跑运动项目的竞赛特征
    1)“节奏”与“非节奏”的统一
    稳定的“节奏”是中长跑运动建立在生理基础上人们对运动成绩最理想的追求;不断变化的节奏在此成为“非节奏”,它是建立在战术基础上把握中长跑运动制胜规律的关键,战术的制定首先要建立在运动员个体和团队生理机能的基础之上,必然需要寻求运动员以生理为“节奏”和以战术为“非节奏”的统一。稳定的节奏可以使机体较快的进入工作状态,延缓“极点”的出现,多变的战术安排可以打乱对手的节奏。然而对于中长跑运动项目来说没有一个固定的节奏来适应所有的运动员,只能是运动员根据自身和项目特点、战术安排而形成的个人和团体特色的竞技模型,也可称之为个人和团体的“节奏”,属于“非节奏”的范畴,所以,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
    2)中长跑运动赛场“克拉克现象”
    中长跑运动运动项目首先注重团体战术的安排,其次注重节奏的复杂多变,以致中长跑运动已经发展成为运动员的适应调整能力和教练员的战术策略相接合的比赛项目,那么,优秀运动员凭借个人之才华已经很难占据竞技赛场的绝对优势,所以看来,中长跑运动项目的“克拉克现象”有其一定的必然性。

2  中长跑运动项目的制胜因素
    探讨中长跑运动项目的制胜因素,对于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实施技战术创新,提高竞技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稳、省、新、变”构成了中长跑运动项目的制胜因素。 “稳”指稳定的技术模型,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构建稳定的发挥;“省”指技术动作的完成追求机体能量的最大节省化;“新”指技战术的创新,训练方法、手段上的创新;“变”指赛场形势、节奏、战术安排的多变性。这就需要运动员根据赛场形势及时调整节奏,教练员根据不同对手实施不同的战术安排。可见,四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系统,共同构筑了中长跑运动项目的制胜因素。

3  我国中长跑运动项目的发展阶段划分
3.1探索、起步阶段(1910——1979)
    中长跑是历史悠久且开展普遍的运动项目。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就有中长跑比赛。19世纪,中长跑在英国已盛行,后来世界各国也都相继开展起来。中国从1910年起也有了中长跑的比赛。成立于1958年甘肃中长跑队,凭借着高原环境及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甘肃中长跑队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赛场叱咤风云的中长跑名将。1978年的甘肃省第五届运动会年仅16岁的杨柳霞一举打破女子3000米少年和成年的甘肃省纪录,为我国的中长跑运动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3.2 初步走向世界阶段(1980——1992)
    80年代以来,世界中长跑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取得了迅猛发展,随着世界中长跑整体水平的提高,我国中长跑运动员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女子中长跑运动更是突飞猛进[2]。1986年杨柳霞创造新的亚洲记录, 1992年曲云霞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铜牌,标志着我国的中长跑运动正初步走向世界。
3.3 夺得世界优势阶段(1993——2004)
    1993年4月,“马家军”在天津集体刷新女子马拉松全国纪录;8月在斯图加特世锦赛包揽女子1500米、3000米、10000米全部3枚金牌;9月在七运会上狂破世界纪录;10月在西班牙夺世界杯马拉松赛女子个人和团体冠军。第一代“马家军”几乎个个是世界级高手,王军霞、曲云霞、刘冬分别有骄人的世界纪录在身。王军霞、邢慧娜为代表的马家军分别在1996年亚特兰大和2004年雅典两夺奥运金牌,不断刷新历史奇迹,世界中长跑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马俊仁时代。
3.4 低谷阶段(2005至今)
    2005年以来,曾经让人闻而生畏的“东方神鹿”突然销声匿迹, 我国的中长跑运动在世界的赛场上的优势也就此消失,陷入了低谷阶段。
4  我国中长跑运动项目的发展规律总结
4.1选材规律和多年系统训练的积极探索
    我国的中长跑运动由于受竞技体育的“年轻化”趋势的影响,该项目的训练出现“拔苗助长”式的过早接触专项化训练阶段,加上对“三从一大”训练思想的盲目追求,运动员创造辉煌的背后,却导致了成才率下降、运动寿命缩短的严重状况,我国的中长跑运动在世界竞技的舞台上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后,我们经过不断总结经验,从选材和训练过程的系统性入手,正在探索一条科学化训练的长廊,这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4.2 训练方法的革新 
    20世纪初叶20年间,芬兰人以自然持续跑训练法主宰着长跑世界冠军的宝座,他们所采用的训练方法称为皮卡拉训练法;40年代,瑞典的霍迈尔创造了“法特莱克”训练法;50年代初,德国人W.格施勒首先将径赛世界引入生理科学领域;60年代新西兰人利迪亚德,创造了一种以大量持续跑为主要内容的耐力训练方法;70年代引入高原训练法;80年代摩洛哥运动员创造性地运用法特莱克训练[3]。我国中长跑运动项目的革新始于80年代后“马家军”的出现,通过持续、间歇、被动牵引、心理逼迫等方法的综合运用,生理、心理训练的结合,对训练后的恢复更加重视,开创了我国中长跑运动训练改革的先河,运动成绩有了质的飞跃。
4.3 竞赛战术的制定
    运动员在赛前、赛中保持和发挥良好的竞技状态,取决于战术策略运用的是否得当。实施战术策略的目的是夺取比赛的胜利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目的不同,策略各异。中长跑运动战术分为领跑战术、跟跑战术、冲刺战术、心理战术、团队战术几个方面。领跑战术其特点是运动员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体力、技术、心理等因素[4]。运用此战术能从心理上先发制人,在比赛中给对手以心理压力,增强自己的信心和斗志。心理战术是在比赛中运动员通过自身的心理调整、心理激励等手段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5  中长跑运动项目的发展趋势
5.1中长跑运动发展 “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在改革中发展,科学在创新中进步,同样中长跑运动亟待与现代科技的交融,那么对于中长跑运动的训练过程、训练方法和手段,运动员竞技状态诊断、身体机能恢复的控制和监测的科学化水平也将日益提升。中长跑运动项目的“科学化”包括科学的选材,科学的训练,科学的竞赛,科学的管理几个方面,它们共同构筑了中长跑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大系统,系统内部各子之间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科学的选材是基础,科学的训练是保障,科学的竞赛是灵魂,科学的管理是前提。
5.2“三从一大”训练模式向“三从两大”的过渡
    “三从一大”思想指“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我国的中长跑运动在坚持三从一大的训练模式的基础上,掀起了以“马家军”为代表的中国中长跑运动的巅峰,然而,运动员受种种伤病的困扰,运动生涯的辉煌只能是昙花一现,这一模式已经受到了人们的猜测和怀疑,不能适应中长跑运动发展的时代要求。如何在变化的形势之下,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合理调整自己的节奏,将成为制胜因素的重要法码。故而汲取“三从一大”思想的精髓,结合中长跑运动科学化训练的模式,提出“三从两大”的训练指导思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进行大生理负荷和大心理负荷的训练。“三从两大”思想的提出更科学、更合理,能更好地为广大中长跑教练员提供参考。
5.3 训练大周期更长,小周期更细
    从中长跑运动项目的选材到最终参加高水平的竞技比赛,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训练模型,并根据训练周期的划分,制定阶段性的训练目标。在实际的操作中,需要根据变化的具体实际,通过对训练模型的不断修正、优化,最终实现训练目标。随着训练系统思想的不断增强,竞技战术安排的多样化,赛场博弈的激烈程度将前所未有,训练的大周期将更长,小周期中周、日、课训练计划的安排向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5.4速度更快,节奏变化更多
    通过快速多变的节奏,在最后一圈之前努力拖垮对手已成为战术安排的重点,运动员的体能在这一过程中受到更加严峻的考验,以致冲刺成绩下降,近年来运动成绩下滑亦成必然,而且这一战术思想也将愈演愈强。这样看来,中长跑运动相持阶段的速度更快,节奏变化更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5.5中长跑运动项目的博弈格局
    一个新的战术策略的形成是一个创新而又漫长的过程,那么经过实践检验后的理论也需要上升为另一层次的理论。战术策略的合理制定已经成为克敌制胜的秘密武器,那么各国在每次大赛之后,胜利者的战术思想必然要暴露,也将成为世界各国制定战术策略的攻击对象。可见,要想永远保住中长跑运动的赛场上的霸主地位已经难以成为现实,项目优势发展的多元化将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这些构成了未来世界中长跑运动项目发展的博弈格局。
6  结语
    通过中长跑运动项目选材、训练、竞赛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中长跑运动制胜因素——“稳、省、新、变”。初次对我国的中长跑运动的发展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划分。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中长跑运动发展的“科学化”、“三从一大”向“三从二大”训练模式的过渡、训练大周期更长,小周期更细、速度更快,节奏变化更多、中长跑运动项目的博弈格局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曲宗湖,徐本力.二十一世纪中国竞技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0:306.
[2]黄文敏.近二十年我国女子中长跑发展规律的比较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6(8):20.
[3]纪锦和,杨杨让.从世界中长跑的发展看“马家军”训练方法的突破[J].中国体育科技1994(7):1.
[4]任保国, 房游光,刘希友. 对中外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战术谋略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8(4):32.
[5]樊渝杰.世界田径史话[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63-139.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318390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