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4期
 
体育教学中的“要求”辨析----以篮球教学实践课为例

2009/4/9 15:38:44 浏览次数 3402  

张晓伦   张兆
(新疆大学体育教研部  乌鲁木齐  830046)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实践观摩、逻辑分析等方法,揭示体育教学中“要求”与教法相互关系,功能、辨析“要求”运用机理,提出基本原则等。旨在拓展教法功效,希望广大体育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其特殊功能,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积累与灵活运用。
关键词:教学;教法;要求


    当人们真正感悟到“细节决定成败”内质时,意味着首肯事物的运行过程比其结果更重要。过程既是细节也是结果的预示和基础。这种过程连接或延续,需要细化的介质。优化的介质链,支持着事物不同阶段的过程才是成功的关键。
    在提高教学质量各个过程中,教学方法应似细节,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最直接的途径。但从教学方法(简称教法),不同的功能来讲,由于受着不同的影响和干扰,其功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缩小这些局限,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能,它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或途径作为教法的介质,相互配合和互补,才能达到教学显性和隐性的教育功能。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细化,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笔者发现在技术教学,技能培养过程中运用“要求”这一可控性元素充当实施教法的介质或“催化剂”来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心智,培养品格等都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在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不计“要求”,视“要求”归属于教学方法中的讲解法之内,却被不经意的习惯运用。但在教学实践中,“要求”的运用却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灵活的调节功能,其运用的域境更加宽泛,因此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及“要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这是本文分析论证的课题。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通过查询网络信息,查阅相关文献著作、期刊等研究成果,了解掌握了解与本文有关理论观点,为本文立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1.2 访谈法
    与本校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研究生交谈,了解不同选项课的教师运用教法,教与学的互动,自我感受及效果等基本情况,并与校内、外高校教师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探讨与交流,为本文论据阐述提供了参考依据。
1.3 实践观察法
    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摸索与比较,为本文论证提供了经验指导。
1.4逻辑分析法
    综合上述研究方法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推理。

2.结果与分析
2.1个案演示与分析
    某篮球教学实践课,内容:(1)复习个人运球行进间投篮。(2)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人数27(男),篮球若干,场地一块。
    准备部分教法:让同学们持球沿场地端、边线慢跑。
    要求:球不能落地,球可在手中玩耍。
    待跑完一周后,要求:跑的方法不限,可做体前、体侧交叉跑等。球在手中或身体转动,抛接方法不限。
    等跑完一周后,要求:跑进中,球在手中或身体任何部位绕动。抛接的方法,必须是3-4种不同的动作方法。
    分析:持球沿球场四周慢跑的教法十分简单,但随着跑进中,提出要求的练习内容和方法难度在不断的提升。这样安排(1)是考虑到学生存在着身体条件和技术能力的差异,不宜做统一的练习。同时对不同的学生留有不同的练习的空间和要求。这样使能力较强的所做的3-4种动作方法难度会大一些,能力较弱者可做的简单易行一些,体现了区别对待的原则。(2)要想做到要求,必须要思考。这样不仅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且给了学生自我创造、展示的平台,使思维与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3)从运动生理学知识来讲,手、球、肢体分别做着不同的动作。且要协调,需要神经系统不断地分化、支配肌肉工作,通过这样不断地刺激-反应的积累,对运动技能形成有积极地促进意义。(4)通过简单的教法,并不时地提供新的信息,刺激学生,有助于调动学生尽快入境,为进入基本部分起着良好的铺垫作用。
    基本部分复习个人运球行进间投篮教法:沿端线与三分球线交点(右侧)及弧线做个人运球行进间投篮练习。根据不同的投篮角度,在三分线上设不同的点,依次进行练习。
    要求:沿弧线运球的方法不得少于两种,凡行进间投篮与篮板有角度时,球必须触板反弹入筐。随着练习的进行,要求:当沿弧线运球至某一点向内切时,须运球一次完成行进间投篮技术动作。随着沿弧线运球路线与篮板呈90度时,要求:行进间投篮的球不能接触篮板,命中方为有效,否则投中无效。
    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法:两人一组一球在距篮筐5.8m±距离练习。
    要求:两人共同完成20中,或规定练习时间,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多少次命中,并报投数。
分析:运用两种不同的教法复习两个不同的技术动作,其要求的基点是相同的,即对所复习的技术动作和环节要求细化了。例如弧线运球至内切点时,仅允许运球一次完成行进间投篮;在内切点与篮板有角度时,投出的球必须触及篮板,使学生对球触及篮板的区域或点有更多认识;当内切点与篮筐形成90度时,球不得接触篮板,命中有效,其用意就是使学生投篮时对球的力道有个精确的控制。与此同时丰富教法的内容。例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命中20次是一种数量刺激,虽然是两人共同完成,但同学们的练习方法各有不同。有的同学交替投,有的连续投十次进行交换,有的则是投进连续投,不进再换人等。这无疑表现出学生有自己的学法。这正是我们值得提倡的。至于要求同学们报总投次,其意就是让练习者感到完成投中次数是共同的责任。这对提高注意力、认真体会投篮各技术动作环节都有积极意义。
    结束部分前的练习内容:全班同学共同完成罚篮命中数=同学人数。
    要求:依次进行,凡投中者,其他同学都与他击掌,以示祝贺或鼓励。
    从以上个案演示和分析,使我们清晰地得知(1)“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独到的作用是不争的事实。(2)某个教法运用中由于“要求”介入,使其技术动作的加工更加细化。(3)“要求”运用使教法变得更加鲜活和更具内容感。(4)正是它的功能发挥使受教育者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新的良性刺激而诱发内在的动因,激发学习兴趣与尝试欲望。(5)“要求”具有可控性的特征,不仅表现在对技术难易,运动量大小的调控上,而且对活跃教学气氛、调节学生情绪、拓展教法内涵等都能做到有效控制。(6)“要求”的有效运用能够支持教法达到隐性教育的目标。

2.2教学中“要求”的定义
    “要求”在教学中被不经意习惯地运用,却很少有人认真地关注它。或许它太小不值研究,或许它太习惯化而不被重视,或许它从属于教学过程中某个教学环节里而被忽略。但它确实存在,并在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因此应给它一个定义,给它一个解释。
    笔者努力地通过网络,多种版本的词典及相关文献查询体育教学中“要求”的定义,试图查找到有关的讨论或论述,终无结果。于是根据自己长期教学实践的摸索、总结及对体育教学方法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提出“要求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施教者恰当地以提示指令或任务的方式传达教学方法的细化信息,丰富教法的内涵,调控教学环节,达到延伸教学方法目标的辅助性手段”的定义假说与同仁商榷界定。

2.3“要求”教学方法的关联性分析
    “要求”作为教学方法的介质,能够调节和补充教法的不足,是同样具有教学方法的功能特征。即都是让学生自身的本体感受器官感知对技术、技术动作、技术细节的用力方向、用力速率、动作幅度等并有一个逐渐分化、认识的过程;共同以感知-思维-练习反复循环的方式实现技术、技能的掌握熟练与运用;都能使练习的次数、练习的时间、练习的密度与强度依情境加以调控等。但“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教学活动。它能独立地达到或完成某个教学目标或任务”而“要求”本身不能独立地达到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任务。换句话理解,教学方法强调整体性,要求是对整体性的细化。例如教学方法是以外在形式表现其针对性。它的针对性更多地指向课的任务和内容,指向群体的身体练习或技术动作的重复部分,却难以达及和解决如技术细节,非智力环节纠偏而达到多层面的教学效果。要求则是教学过程中最小元素之一,显得运用灵活,操作易行,当课堂出现类似问题可随时进行变更或修正,以期达到多重的教育目的。由此可归纳要求是伴随教学方法体现自我功能和价值,具有可控制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和靶效性的特征。
    刺激-反应原理反映了机体受外部刺激后,内部会产生适应性的变化。若这种刺激一直保持着原有水平,其作用会逐渐减弱或消退。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一个或几个教学方法对学生都具有刺激作用,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练习时间、获取信息的需求不同等,内外部起初的影响或限制而被淡化时,“要求”就成为新的、更加具体的刺激源,再次激发或延续探究尝试的心理反应。

2.4“要求”运用的机理
    从严格地理论意义来讲,“要求”的运用功能是对教法的细化与延伸,这种功能是通过发出信息-反馈信息-调节信息的循环过程得以实现和控制。所以用控制论的理论来解释支持“要求”运用的机理更为合适。控制论认为“为了使系统运行达到某种适宜状态,就需要对系统施加一定作用,以克服不确定的因素,调整内部的某些结构及相互作用,即要靠系统运行中的反馈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已实施控制的作用与效果,作为修正下一步控制的依据”。“如此不断循环反馈,使系统运行逐步实现目标。”从微观分析,一堂教学课就是一个系统,在课的目标确定后,课的内容,学生身体、心智、技术等课的组织形式(管理方法)。教会技能的方法(教法)练习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练习时间,教学环境,物质条件等构成了系统的不同结构,这些结构相互联系并相互作用,是否能达到“某种适宜状态”需要通过运行中的反馈-调整的循环进行有效控制或修正。“要求”虽然不能对课的内容、课的组织形式、课的物质条件等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但对教法、学法、教学环境等结构通过效果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调控。这种反馈-调整的循环作用,正是“反馈控制原理”的对应。

2.5“要求”运用的基本原则。
2.5.1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要求运用更多地是显现在对技术运用细化的信息传递,调节情感交流及教学气氛中,所以要有明确的目地定位。有时提出一个技术细化信息,对培养学生建立团队意识,增强责任感有关,提出一个数量要求,对激发情绪相关,在这种相互作用或影响下,仍应以初始观察,发现的关键环节问题有针对性进行诱导和学习,这样不仅使学生清晰指令用意,领会问题关键所在,能动地加以修正。
2.5.2要把握适宜的度
    要求适用的效能成败取决于运用的适度。这种适度指向:学生的整体水平、掌握技术、技术动作的基本流程、完成指令的难易及传达的时机等因素。
    适度要求用于学生整体水平是看学生接受信息,完成指令的可能性。过高过难或反之都难以起效。通常经过学生的努力就能达到指令,就是适度的。
    由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那么在使用要求时也应根据技术掌握运用的基本顺序有选择地运用。一般技术动作掌握的愈好,要求的难度与深度就愈高。否则反之。
    教法设计与选择先于实施,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难于预料的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实施中及时地有针对的采用新的指令纠偏,这种纠偏应观察的准,选择的对,重趣味性。先不必过多地强调动作的规格而费力、费时地重复,有效地运用诱导的语言和突出所要解决的关键环节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新的体验、新的认知后,再提出新的要求让其努力。
2.5.3 要区别对待
    这里所指的区别对待,是对技术动作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要求的区别。不同要求是不同的刺激量和强度。有些学生原先技术基础好,起点高,若用对待一般同学的刺激而不足形成刺激,容易产生自满或感到“既吃不饱又无味”的感受。于是对这部分学生应给予更高的要求刺激,使他们一方面在心理动因上追求更高更强而使技术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避免他们产生自满与消极情绪。
2.5.4要给学生有思维、体验、创造的空间
    “学懂”、 “学会”、“学悦”已成为体育教学的新理念。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倡导每堂课在设计和实施中给教育对象搭建不断探究、尝试欲望的平台。提供不断获得快感或成就感心理需求的境域,创造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创新的气氛。因此,在“要求”的设计和运用中应尽可能给学生留有思维、体验、创造的空间。
    要求的内容不仅是单一的数量指令,单纯的刺激物,它往往包含多层教育寓意。例如:两个以上共同完成的练习有相互理解、相互协调配合、相互鼓励、相互竞争,个人责任心,团结精神等教育相关因素。又如要求个人完成数量任务时有思维参与,有成就感的体验,有意志品质的锻炼等激励成分,我们应充分利用“要求”所具有的隐性教育与培养的空间,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3、结论
3.1本文通过个案演示与分析揭示了“要求”作为介质依存于教学方法中,并伴随其发挥着延伸教法内容,拓展教法内涵,细化技术动作加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内在动因与学习欲望等功能。
3.2从理论上分析出“要求”作为教学过程中最小元素之一,具有可控制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和靶效性的特征。
3.3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体育教学课为一个系统,通过系统内部各个结构相互作用的效果-反馈-调整的循环过程达到“适宜状态”的原理解释了“要求”运用的机理。
3.4提出了运用要求所应把握它的针对性,适宜的度,区别对待给学生提供思维、体验、创造的空间等注意事项,以便有效地运用“要求”达到教法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志超,等.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
[2]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 [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
[3]周登崇,体育科研概论. [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年.
[4]宋书文,等.心理学词典. [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5]毛振明,等.论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内容的关系[ J].中国学校体育, 2005, (6): 50-51.
[6]曲宗湖,等.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20-34.
[7]季浏.体育课程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与发展[J].体育教学,2006,(4).
[8]王宗平,等.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适应性发展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 1999, (5): 53-58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8957136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