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11期
 
民间体育社团与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2008/11/11 10:19:29 浏览次数 4294  

毛 颖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摘  要: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中国体育社团不断兴起。各种类型的民间体育社团也如雨后春笋,遍及社会每一个角落。大量民间体育社团自发地建立起来,在构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民间体育社团的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其在构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中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民间体育社团;群众体育;体育服务体系


    中国体育正由高度集中的举国体制向政府与社会结合型体制转变,体育管理体制由过去的“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过渡。在此期间,中国民间体育社团不断涌现,如气功协会、冬泳协会、棋院、武馆、体育活动站等。民间体育社团的影响迅速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构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已经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民间体育社团作为完善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承载平台,充分发挥民间体育社团的作用,这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全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民间体育社团的内涵及发展过程
    所谓民间体育社团是指不属于政府的组成部分或分支机构,也不承担政府职能,在遵守法律、法规或不违法的前提下,以兴办、管理辖区内体育活动、健身娱乐活动等而建立起的地域性自主性体育组织。其实质是一种代表和表达某一类人相同的爱好、共同的兴趣、相似的需求或相近的意愿的体育团体。它可分为居民志愿性体育组织(晨晚练点)、发展性体育俱乐部、小区体协会(街道办或居委会协助)。[1]
    我国的体育社团从宋代开始就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当时的武术社团“角抵社”、“英略社”、“锦标社”,声势十分浩大。宋、元、明持续三代的蹴鞠社团“齐云社”,推动了中国数百年足球运动的发展。在清代少数民族统治下,出现了以结盟、传教、习武等活动为凝聚方式的各种民间秘密团体。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体育管理也概不例外,极大地抑制了体育社团尤其是民间体育社团的广泛形成和快速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的职能由过去的“一揽到底”开始向宏观调控转变,民间体育社团逐渐成长壮大,比以往有了更加适应的发展空间和社会需要,越来越显示出它在解决社会公民参与体育管理、体育活动上的优势。

2  群众性多元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及提出过程
    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在现有的全民健身体系基本框架基础之上,为社会各个层次的所有人群提供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满足人们的各种体育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基本保障我国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亲民、便民、利民的公益性社会服务系统。[2]
    2000年l2月15日,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其中首次提出了“构建起面向大众的多元的体育服务系统”。2002年7月,中央8号文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第一阶段(2001—2005年)实施计划,重新采用了“多元化”表述,并将“初步建成面向群众性的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体系”确定为新世纪头五年主要任务。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第二阶段。经过八年的努力,使全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总人口的40%左右,其中城市达到45%左右,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级以上标准的人数不断增多。
    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强调用“三个环节”、“四个重点”、“一个结合”的这种“三位一体”结构促进其服务功能的提升。 三个环节就是:建设好群众健身场地、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举办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四个重点就是: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一个结合就是: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要坚持政府支持和社会兴办相结合。构建群众性多元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必然趋势。这就使全民健身体系与时俱进,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有利于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3 发展民间体育社团,构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民间体育社团的蓬勃兴起,正好为构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打造一个平台。民间体育社团可以发挥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娱乐等功能,使得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有了更加充实的内容,有效拓宽了为群众体育服务的途径,满足了不同群众的不同体育健身需求,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3.1 发挥民间体育社团的补充优势,促进群众性多元化服务体系的和谐发展
    民间体育社团组织是相对国家部门、私人部门而言的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的体育社团。民间体育社团组织有两个最为明显的特征:一是非政府性,即与掌握国家权力的政府机构不同;二是非商业性,即与营利性的市场组织不同。能很好地弥补政府和市场机制的负面效果,增进人际和谐。对于具有优势项目和弱势项目的民间体育社团要区别对待,扶弱助强,力求做到用“两手抓”的策略,使两者相生相息,和谐发展。一手抓优势社团,树标兵、评“十强”,使之做强做大;另一手不忘扶持弱势社团,积极给予生存条件支持,以促进群众性多元化服务体系的和谐发展,共同跨上新台阶。
3.2 推进民间体育社团的聚合优势,扩大群众性多元化服务体系范围
    根据组织文化理论,在任何正式组织里都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的成员都是由于工作性质相近、社会地位相当、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基本一致、观点基本相同,或者在性格、业余爱好以及感情相投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被大家所接受并遵守的行为规则。[3]民间体育社团大部分都是某些具有某种性质爱好的人们有序聚合。这种聚合或者是操练某一种共同的功法如体操、舞蹈,或者是相聚在一起开展同种游戏如象棋、围棋,或者是共同从事某一类体育文化活动的人的联谊交流如体育科研、新闻、教学等。民间体育社团可以把分散的体育爱好者聚合起来,进行交流,不仅能够达到强身健体、锻炼身体的目的,更能促进社团成员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互通有无,达到精神愉悦的目的。把分散的体育爱好者有序聚合起来,通过组建民间体育社团的形式,又能够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进来,从而能够扩大群众性多元化服务体系的范围,更好地满足群众的体育休闲娱乐等需求。
3.3 提高民间体育社团的人才优势,保障群众性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持续性
    民间体育社团遍及全国各地各个行业。特别是在一些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中,有很多优秀的体育人才,如北方的中幡艺术和南方的傩文化的传承人。这种地域性的独特体育活动,在当地有着相当多的爱好者。由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这些独特的民间体育活动正面临着生存威胁。我们要通过组织民间体育社团的形式,保障民间体育社团尤其是特殊民间体育项目的带头人地位和利益,扩大其影响,更好的服务于于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需求,使其持续、稳定发展。

4 探索民间体育社团多渠道集资、多元化建设的模式,形成“多赢”的群众性多元化服务体系
    我国现有的民间体育健身设施大多由国家来拨款和管理,应该探索一种多渠道集资、多元化建设模式,如主要由住宅小区老板个人,社区的民间组织以及乡镇企业老板出资建设并管理健身设施,政府部门则加强立法工作,并加强宏观指导和管理,形成“多赢” 的局面。同时,应发挥国家彩票产业对群众性多元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支持作用。凸显其“多元化”和“服务”功能,形成一个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管理结构和服务功能并重的和谐整体。

参考文献:
[1]李凤新.民间体育社团组织在中国体育结构转型中的作用[J],山东体育科技  20O6.11.
[2]徐焕新.全民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指标体系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7.
[3]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5年.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328040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