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11期
 
广东省瑶族节庆活动体育文化特征的探析

2008/11/11 10:34:27 浏览次数 5300  

许爱梅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中国广州  510631)


摘要:广东省瑶族有着千年历史,从民间节庆活动的游戏、舞蹈与音乐,以及服饰方面的探究分析,论述所隐含的体育文化特征及寓意,可为现代社会的大众全民健身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具有积极性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瑶族;游戏;舞蹈与音乐;服饰;体育文化特征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主要是瑶族节庆活动中的游戏、舞蹈音乐、以及服饰的展示。
1.2  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实地考察结合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并借鉴田麦久先生的“项群”分类法,对节庆活动所有游戏进行分类整理以便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广东省瑶族有着千年历史,主要从湖南、广西、福建等地迁入,大部分瑶族入粤后逐渐定居下来,省内瑶族人口为15万余人,主要分布于清远市、韶关市,以及肇庆市的怀集等12个山区县,人口分布特点以“大分散、小聚居”为主。长年的依山群居形成了瑶族特有的节庆活动方式,其中游戏、舞蹈与音乐,活动中的服饰等流传着本民族的文化历史,隐含着体育文化特征。
2.1 瑶族节庆节目活动显示出有形的群众体育基础
    广东瑶族的节日较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分年中节日和民族传统节日。年中节日又分普遍喜庆的大节和局部地区或姓氏同庆的小节;传统节日是相隔数年或更长的时间才举行一次。
广东省瑶族的节庆活动按时间排序,内容也随着季度时节的变化而不同,列举如下:大年初一,“玩坡节”,是未婚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节日,青年男女盛装打扮,三个一伙两个一对,钻进树阴下或花丛中,用打弹弓的方式,追逐嬉戏、逗趣取笑、对唱情歌;大年初一晚半夜,“打更逛乐”,三更举行,是一种有组织的大分散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春节晚子夜一声锣响,参加者身扮各种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奇怪造型,有实物、有道具,走到各家各户门前或要道上狂奔疯跳一番,尽情欢乐;三月初三,“开耕节”又称“踏青节”,意为一年春耕的开始,这一天,除了杀鸡磨豆腐,人们纷纷相邀于山涧密林叙旧聊天,游山玩水;六月初六,“穷节”,六月正是旧粮用尽新粮未收时节,是年中亲友互相往来串门的节日,也正是举办各种游戏,或习武操练的最佳时节;农历十月十六日,“耍歌堂”,“耍歌堂”分大歌堂和小歌堂,大歌堂历时三天九日,每十年举行一次,小歌堂历时一天,三年五载举行一次,是广东瑶族人民喜庆丰收最隆重、最大规模的节日。农历十二月十五日以后,“过新年”,小孩吹牛角,家家户户酿酒、杀鸡宰牛或猪,牛角队、铜锣队、长鼓队开始紧锣密鼓地组织起来,并四处巡演,欢庆除夕和春节。节日期间各种舞蹈、游戏等集体活动悉数登场,展示和比试各种生活、劳动、防卫等技巧和技能,整个瑶寨沉浸在一片欢歌曼舞之喜庆中。
2.2 各种游戏意译了体育竞技涵义
    “游戏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原始生活”广东瑶族民间保留着来源于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中的游戏项目诸多,至今为止,民间盛行的游戏活动大致上有弓箭、刀剑、顶杠、爬杆、打陀螺、火枪射击、扳手腕、摔跤、气功、上刀梯、武术、跳高台、跳田沟、掷石子、丢沙包等十多种。


    各类游戏做法不同,用田麦久先生的“项群”理论分类法对瑶族常用游戏种类进行统计得出(见表1),显示有50%的游戏是体能主导竞速性,显示有16.6%的是技能主导对抗性,显示有16.6%是技能主导难美性,显示16.6%技能主导准确性。大多数以竞速比赛的方式而进行。举例如下:
例一:“爬杆”是连南瑶族自治县排瑶人最为喜欢的一项民间体育运动,属于体能主导竞速性。做法是在场两端各立一根直径约为20~25公分粗的大木杆,木杆之间约六米宽,横架一条7米左右的木杆以固定,再在杆的中间立着两根十多米高的竹竿,竹竿间隔1米左右,比赛时,两位小伙子穿鞋或赤脚纵身跳上各自的竹竿,两手紧抓、双脚紧夹竹竿而上,一步一步爬到竹竿顶端,为增添比赛气氛,竹竿顶上挂着一串鞭炮,最先到达并点燃鞭炮者为胜。
    例二:“半路王”是一项登山运动,是族与族之间的体力对抗游戏,也就是爬山比赛。每寨出1队人,人数8~10人,赛前山头插大红旗,吹响海螺,各赛区选手个个高举小红旗迅速向山头冲,到达山顶规定的区域又往下冲,往返数次,斗智、斗勇、斗耐力,直到对手纷纷精疲力尽,无力再往上冲,自认输或败下阵来,优胜者即可胜出。着重体现了体能耐力的强弱比试。
2.3 舞蹈与音乐在娱乐中隐含着健康身心的功能
    广东瑶族因为长期辗转居住在深山大岭而获“过山瑶”、“排瑶”之称,在多年的迁徙过程中,与其他民族互相影响、互相吸纳、互相渗透,形成了瑶族民族性格,既有吃苦耐劳的一面,又有生性乐观的一面,独特的地理环境使瑶族先民创造了独特的山文化,这种山文化的人文个性表现在瑶族的民俗文化上,就出现了生产劳动与欢歌习舞、娱乐健身的有机结合。具有将鼓、歌、舞、操融为一体的特点,即鼓之、歌之、舞之、延长寿之。另一种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的铜鼓舞也极富特色,铜鼓舞是一种用铜鼓伴奏的舞蹈健身活动,参加的人数不限,其中,有的打铜鼓,有的用小木桷相助制造铜鼓的回音,有的打皮鼓伴奏,有的手持雨帽,不停地穿插于铜鼓舞、皮鼓舞之间,扇风狂舞,时而像雄鹰腾空,时而像猴子攀枝,时而转身,时而像鲤鱼跳龙门,动作姿态粗犷有力,生动活泼。此外,多由女性表演的舞蹈《舞火狗》则幽雅缓慢,动率平稳,边唱边跳,舞蹈讲述每年中秋夜,由未婚姑娘装扮火狗,她们将身上扎的黄姜叶、香火、斗笠全抛到河里,意味着告别少女时代,进入成年,并唱起山歌去寻找她们的心上人,颇有民俗风情之韵味。由于该节目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地方风情,已被评为中国和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上例子的舞蹈动作均来源于瑶族人民长期背负重担翻山越岭、奔跑腾跃追赶猎物的生活或生产劳作的写照,因此,动作特征显示出舞者腿部力量强和体力耐力充足,身强体壮。
    瑶族音乐与歌谣相伴相依,起源于劳动与宗教。演奏音乐的民间乐器有:长鼓、锣、鼓、钹、铃、箫、牛角、唢呐等;优秀的乐曲有牛角号曲、五月箫曲、唢呐曲等;朗朗上口的歌谣更为丰富,有讲述天地万物起源的创世歌、记述民族历史的古歌、表现劳动生活的狩猎歌和农事季节歌、爱情歌、祭祀用的乐神歌、赞颂反抗斗争的革命斗争歌等等。其中“过山瑶”的民间歌谣多以7字1句,4句为1首,间有3字、5字、12字句。歌唱形式主要是一问一答,或群问一答或一问群答,互相盘歌。例如:《盘王歌》歌词长达3000多行,歌名多至数十种,有24种曲牌,唱腔相当复杂。民间流传的生产歌、酒歌,曲调平缓而喜悦;苦歌、哀歌曲调悲痛深沉;情歌则欢快动人。瑶族音乐和歌谣的结合常常给舞蹈以生命的营养,伴着歌谣音韵的舞蹈活动是瑶族传统舞蹈的艺术生命特色,伴着动率欢腾的舞蹈活动是瑶族传统舞蹈的体育生命特征。
2.4  服饰透视着民族个性美兼具保护性和活动性效能,是现代体育表演展示可借鉴的宝贵资源
瑶族传统的民间工艺有刺绣、挑花、印染、编织、打制饰物以及花裙、披风、童帽、挂袍、鱼篓、箩筐以及银质首饰等。一般来说,广东瑶族服饰的特点按照性别、年龄大体上可以归纳如下,男子服饰大致上有:包头巾;上衣是无领衫,开右对襟;裤子是裤裆肥大,裤脚瘦小,扎帮,仅置于漆下,均为白色。妇女服饰差异性大,有的上穿无领短衣或对襟长衣,系腰带,下着长短不一的裙子或裤子,均扎帮,仅置于漆下,均为白色;衣领、衣袖、裤脚上绣各种美丽的彩色图案,头饰千姿百态。儿童服饰相对简单朴素,少有绣花纹图案,仅以民族个性特出为主,服装相对宽松,有利于孩子自然活动,奔跑嬉戏。瑶族服装样式的设计与居住地域、劳动生产有关联,经常在山间行走劳作,因此,裤裆肥大,有利于攀爬,裤脚瘦小扎帮,有利于防止蛇虫袭击,起到保护作用。而通过服饰上各种刺绣、挑花、印染则反映出瑶民内心对美好生活热情向往的积极心态。
    原生态服装的民族意蕴可以给现代体育展示表演带来清新的民族风格,既点缀了民族特色、民族风采也增添了艺术渲染度。以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比赛中获得金奖的“瑶山欢歌”服装为个案分析,“瑶山欢歌”属于民族健身操类项目,从运动的动态特征要求服装必须有弹性,利于舒展身体,从展示效果要求服装必须具有本民族特征。因此这套服装的设计着重以瑶族红黑色为主,上下身连衣,裤脚边绣有蓝色花边,胸前刺有精美的图案。图案的设计源于瑶族女性习惯在胸前挂着绣有花边的银牌,服装为了模仿这一特色故意在胸前绣上一类似方形的银牌图案,上方位置镶有白色闪片。红色高领,绣有黑白花边,更显脖子修长。胳膊至手臂位置是黑色网状料,弹性大,透气好。左边袖襟绣有白、黄、红、蓝花边,左边袖襟仅是红、白花边,这样的设计给人不同的视觉效果。外面配有百褶裙,裙腰位置缝瞒了各色的小铃铛,跳动起来叮当有声,惹人注目,裙上绣有四层不同的瑶族特色纹。头饰则参考排瑶的特色:把长发盘结于头上成圆锥形,在发髻上缠有红、绿、黃的绒线,再插1至3支雉鸡尾。脚腕戴有一红色裹绑,绣有白色花边。鞋子为黑色舞蹈鞋,鞋帮筒高至脚腕位置,起保护脚腕作用,鞋边缝有各色的小铃铛,与腰间小铃铛服饰相配合。腿部服饰设计为了有利于表演比赛达到美观的效果,把传统的设在膝盖至脚腕位置的脚梆改短穿在脚腕上,这样不但保留了民族特色而且美观又不妨碍运动还能起到保护脚腕的作用。这套服装的设计理念是融艺术体操、健美操、瑶族服饰特色为一体,不但保留了民族服饰的文化更融进了新的元素,而且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健身服饰的要求:既漂亮有弹性又符合运动安全。它的出现为今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比赛项目服饰设计提供思路,为现代体育展示表演服装的设计提供参考元素。

3  结 论
    1)广东省瑶族节庆活动的活动丰富多样,留存千年,它隐含着丰富的体育文化特色,这些特色主要反映在节庆节目、游戏、舞蹈器乐、服装服饰等若干层面。
    2)广东省瑶族节庆活动的体育文化特征表现在节庆节日的活动显示出有形的体育基础;游戏活动体现出体育竞技意识较强;瑶族舞蹈与音乐的展现突出了延续传统生产劳动与欢歌习舞、娱乐健身的有机结合形式;古老传统的服饰透视着民族生存地域宿影,扎帮、宽松、自然色等服装设计具有保护性和人体活动性效能,给现代体育展示的服装设计予以宽广的创作空间和民族意念。
    3)广东省瑶族节庆活动程体育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鲜明的本民族特色;具有体育与舞蹈音乐等艺术相结合等多方面的特点,是丰富现代社会全民健身活动内容的基础之一,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建议在学校体育课程、课外文娱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发中筛选应用瑶族节庆活动内容。

参考文献:
[1] 叶春生.广东民俗大典[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胡小明.民族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李筱文.南粤民族博览[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
[4] 梅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J]1.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4):111-113.
[5] 程大力.神韵:中国武术与中国艺术[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2(7):1-4.
[6] 陈颖川,刘建军,吉建秋.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抉择与人文精神的复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2):85-87.
[7] 梅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23(4):111-113.
[8] 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视频资料(VCD).
[9] 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图片集(CD).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1737067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