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5期
 
行多种举措,促专业发展——江苏省镇江市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记实

2008/5/9 15:51:54 浏览次数 4708  

吴亚香1   华向阳2
(1.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212001;2.江苏省镇江市上党高级中学212121)

    当前,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一种应然取向与现实诉求。为此,市教育局体卫处挂帅、教研室具体落实,结合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组织全市体育教师参加一系列的学习、培训。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推动着我市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1  互动学习,把握课改方向
    教师理解课改理念、认清课改方向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首要条件。省教育厅组织了新课程培训(主要针对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市教研室也按照上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文件要求,从2005年开始每年暑期分批组织教师集中培训。起初的培训,主要由《课标》研制组核心成员结合实验区的经验从理论和操作层面对课程性质和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评价等方面作专家报告,并和一线教师进行互动探讨;省、市教研员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要求和策略作讲座和讨论。到后来,一些相关学校也作了课改经验介绍和交流,特别是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集中式、互动式的讲座报告和分组讨论相结合,加深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使教师真正地走进新课程。

2  观摩研讨,提高实践能力
    面对如此深刻的课程改革,不少学校持观望态度。为此,市教研室选择了丹阳六中作为体育课改实验基地,在各辖市、区都建立以四星级高中为龙头的课改引领学校,充分发挥基地和四星级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推动新课程的实施。多次组织教师到基地观摩交流,将课程改革作为每年的体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主题、组织教学观摩和专题研讨,和四星级高中及课改积极学校联合举办市级一日公开课。在这些活动中,介绍相关学校课改实施方案和经验。大家对课改背景下的体育课究竟怎么上、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及如何对待传统教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逐步达成一项项共识,提高了实践新课程的能力。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通过听介绍、看上课、勤反思而深刻地领悟到: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设计优化方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从而增强了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底气和信心。

3  专业培训,增加技能储备
    课改的实施,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要求大大提高了。为适应课改需要,市教研室以市区(市属、京口区、润州区)为试点对体育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专业技能培训。一是实施为期三年的专业知识更新计划。当前知识更新速度极快,很多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包括一些专项的规则裁判法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聘请了身边的相关资深教师进行含田径、体操、武术、篮球、排球、足球等十多个专项知识的更新讲座。此外,还进行了如何进行体育科研、如何说课与评课、如何撰写教学案例等学科专业理论辅导,通过系列的讲座、辅导全面而有序地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使教师们能把握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二是针对不少体育教师由于不注重生活方式或随着人到中年、运动量减小而导致身体发胖,使体能、动作示范能力下降的现状,对教师一年两次进行体能测试及竞赛。三是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如讲解示范能力,口令、队列队形训练等。并且在组织教师的基本功竞赛、教学能手比赛、说课评比、优质课评比中,充分利用教学竞赛的影响,扩大比赛的辐射面,以赛代培,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四是组织专项技能培训,力争使每位高中教师在原有专项技能基础上形成个人第二专项。课改实施初,笔者曾对我市27所高中156位体育教师进行了专项情况的调查,在被调查的156名教师中,田径专项的老师66人(占42.3%),篮球41人(占26.28%),排球、足球各13人(各占8.33%),而其他专项所占比率则很小,如:乒乓1人,游泳1人,武术5人,特别是羽毛球,竟无一名专项教师(运动学校除外)。而现实情况是:高中选项教学中,学生选择小球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或新兴体育项目(如体育舞蹈、街舞、轮滑)的人数是最多的,而游泳作为学生必备技能之一,该专项教师却只有1人。田径必修必学模块修完以后,学生再选择田径作为选学模块的微乎其微。所以,为教师提供再发展的机会,以帮助更多的教师在以后的选项教学中胜任教学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研室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第二专项培训(有篮球、乒乓球、武术等常规项目,也有网球、有氧操、跆拳道等新兴项目)。一般每月一到两次,以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争取二到三年内使教师能在个人专项基础上,多掌握专项技能以满足选项教学的需要。系列的培训活动增强了体育教师的体能,重塑了体育教师的阳光形象,进一步夯实了教学基本功,增加了运动技能储备,达到知识更新、能力提高的效果。

4  课题研究,促进校本教研
    课程改革无成熟经验,各学校在实施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难题。所以,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反思、研究,以破解难题,开展校本教研就成为必然。市教研室教研员牵头带领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校本教研的开展。市级课题《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田径必修模块”教学研究》,有8所不同层次的学校参加,主要成员12名,这12名老师分别在各自学校内带领本组教师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教学研究。省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该课题覆盖面广,全市高中体育教师经申请均可参加,学校在申请参与的同时,须申报一个选项模块进行教学研究,积累选项教学经验。为在我市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积累更多实践层面的经验,该课题引导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除相关培训外,主要以自学的形式(课题组列出读书目录)进行学习,然后在教研组内对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如模块教学、学习评价等进行实践研究。这些校本教研引导教师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其研究成果提升了体育教师的价值,研究过程直接促进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由于扎实开展了上面的活动,市区的中学体育教师在全市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脱颖而出,全市的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在2006年江苏省体育教研工作会议期间(会址镇江),与会的50多名专家、领导对我市“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进行了现场调研,给于了充分肯定。在2006年度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创新设计大赛中我市体育学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3536841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