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3年第5期
 
从举国体制到中国男篮

2013/10/15 15:29:50 浏览次数 2415  
    信息时代,各国家体育在纯技术层面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改革开放,西风东渐,我们解放了思想放任球员出国深造,聘请洋帅指点迷津,高薪雇用世界高水平的康复医疗团队,但到头来我们成绩却没有太大的改观,纵使有了姚明也就世界第八,姚明退役之后,中国男篮每况愈下,2012年伦敦奥运会全然溃败一场未捷,本次亚锦赛我们看见中国男篮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已不复存在。
    对中国体育而言,08年是一个分水岭,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举国体制在短时期内的集中资源的优势,所有项目的运动员万众一心,拾级而上,成绩斐然。当时在位的国家主席**高度赞扬了中国运动健儿的拼搏精神,也给中国体育未来发展提出了新方向和新目标。即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中国体育代表团在08年获得了那么多金牌,可谓傲视群雄,一骑绝尘,依然还算不上是体育强国,其症结显而易见,我们的三大球跟跳水、乒乓球等优势项目比起来相形见绌,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项目拥有巨大市场前景,观众们上心、喜欢。
    遗憾的是,从08年到现在我们的三大球并没有新的起色。国足经历了打假扫黑之后,重新洗牌,在一切还是未知数的时候,1:5惨败事件又使之雪上加霜,未来几何还是个大大的问号,久而久之,很多球迷对国足的希望破灭,破罐破摔,也就心之坦然了;唯令人义愤的是,中国男篮在世界大赛上的不得力,如今在亚洲优势地位也已荡然无存。
    出征本次在马尼拉举办亚锦赛的中国男篮先输韩国再输伊朗,落得如此局面,唏嘘不已。后姚明时代,男篮青黄不接的事实就开始初露端倪,通过比赛我们往往可以看到的是一直球队在技战术、体能上的不足,我们会喟然长叹:男篮缺对抗,进攻羸弱,进而反思我们的培养体制。而更深层的思考却是另外一种逻辑,即我们的培养体制,决定了我们的运动选材标准,进而决定了我们国内联赛的水平。
    信息时代,各国家体育在纯技术层面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改革开放,西风东渐,我们解放了思想放任球员出国深造,聘请洋帅指点迷津,高薪雇用世界高水平的康复医疗团队,但到头来我们成绩却没有太大的改观,纵使有了姚明也就世界第八,姚明退役之后,中国男篮每况愈下,2012年伦敦奥运会全然溃败一场未捷,本次亚锦赛我们看见中国男篮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已不复存在,原因何在?体制!
    西方无数成功的联赛经验告知我们,像三大球具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项目必须撒手交给市场靠市场之力进行运作,按照市场的规律和原则,讲求投入与产出达到营利的目的,“营利”是各支俱乐部赖以存在的根。如何营利?首先要保证比赛打得好看,观众球迷买你的票。比赛好看,得有优秀的运动员去打,然而问题就来了。在中国,体育系统跟教育系统是互不相管的两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体教分离的关系,接受体育训练的运动员(少体校)可以不接受义务教育,这在整个社会系统下算是仅见的现象。所以我们的运动员选材就会变得急功近利,为身高、天赋马首是瞻,到头来我们挑选出来的运动员个个都是身高体长,看上去适合打篮球的面子工程,由此在中国的篮球圈子里,我们成了生产内线球员的制造商,后卫问题一直是个大问题。因为现在的社会家家都只有一到两个孩子,家长们都是如珍宝,个头比较矮的孩子的家庭很少愿意铤而走险投身体育事业,因为中国的体育系统所培养的运动员呈现的是金字塔状模式,打出来了就成功,而一旦失败,就会被淘汰,最后或是伤病缠身,失去接受教育掌握生存本领的最好年华。
    最近几年,中国篮球也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国家队成绩不佳,青黄不接,中职篮却呈现出一片繁荣的现象,上座率、电视转播持续高涨,连连创收视新高,有人调侃曰为:虚假的繁荣。其实虚假的繁荣也是一种繁荣,中职篮需要这样的繁荣,繁荣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内联赛招致了一大批外援,不少外援都曾是美职篮的明星,一下子吊起了球迷们的眼球。从我个人角度,招来外援对国内联赛的发展是一件好事,利远大于弊。首先他受球迷的关注度大大提高,提升了CBA的品牌价值;其次,改善CBA的环境,提高联赛的管理水平,优化了裁判的执法能力;第三,外援的高水平竞技能力,有利于国内球员的成长。
    当然,中职篮跟国家队是属于不同性质的两种模式,繁荣总比沉沦要好,虽有不同,但也有联系,那就是国家队水平高的球队它的国内联赛必然就高,这里面是相辅相成,水到渠成的。遗憾的是,我们的中职篮还每每总是为国家队在服务,联赛的场次数量,训练球员的模式,后备梯队的建设都是在给国家队让路,所以我们的联赛总是会在4月份早早就停赛了,只为后面月份的国家队集训留出时间。中职篮联赛的一支球队一个赛季少的只能打上30多场比赛,水平、体能谈何提高,俱乐部又如何取得更多的效益。中国篮协,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官员天天设目标,年年争战绩,急功近利最终导致现在的男篮主帅扬纳基斯在一场中职篮比赛未看的情况下,草草上任,最后成绩未达标也许还得承担一些责任;更甚的是,为了目标,中国男篮难以完成新老交接的任务,王治郅、王仕鹏、朱芳雨、孙悦、陈江华这些08年的熟悉面孔依然还在,每每有大赛,我们每每都是这些熟悉面孔,好在王哲林、郭艾伦、张博这些富有天赋的青年才俊这次也跟着来了,其实他们早该在更高更大的舞台上提升自己了。
    中国篮球仅是中国体育的冰山一角,却深刻反映了中国体育在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总局局长刘鹏曾在今年总结大会上提到中国体育体制要不断的完善和改善,确实如此,改善不是改革,改革是要彻底**,不破不立,但法国的大革命史也警示我们,改革、转型不一定都能成功,都能取得进步,也很有可能因改革导致了后退。好在的是,国外有很多成功的联赛都为我们树立了标杆,篮球、足球包括排球本来就是西方体育文化的产物,也包括体育一词,因为我们应该引以为鉴,深刻反思,别搞什么中国特色的体育体制,因为这些项目本身就不是在中国的土壤下生长在中国的。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一个国家的体制变革,体制一旦形成难以改变,就像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里用诗意的语言将文化赋予生命力一样,需要经历生根、发芽、成长、成熟、死亡的过程。本文不是在抨击举国体制,举国体制不是错,错的是我们只有举国体制一条路可以走,那么是不是中国篮球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452491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