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0年第6期
 
现代体育在西方产生的原因

2010/9/29 15:45:39 浏览次数 5425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民主国家的形成、共同规则的产生等六个方面论证现代体育在西方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现代体育  西方  原因


1  对现代体育概念的界定
    对于所要研究的事物,首先要弄清楚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具体特征,这是研究问题的逻辑起点,也是我们进行研究的前提。因此,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现代体育”。首先说“体育”,在我们的教材中对体育是这样定义的:体育是游戏性的身体活动,以及以这些身体活动为基础的其他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它作用于人自身自然并导致其产生积极性的变化。本文所说的“体育”也是这一概念。其次,我们对“现代体育”进行阐释,现代体育特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后亦即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灭亡之后重新兴起的各种体育活动,同时也暗含了“它是建立在近代资本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之义,并以此来区别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这是对现代体育在时间上的限定 ,在纵向上区别了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与现代体育的区别。另外我们还要在横向上将一些项目在体育大门之外,比如无数、战争及狩猎等。

2.  现代体育在西方产生的原因
2.1 社会背景
2.1.1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其含义是新生或再生,它是由15世纪的知识分子创造的,因为他们相信这个时代是在他们所称的中世纪“黑暗时期”之后,代表了古典文化再生的历史阶段。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文化革命,它使旧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形态解体,形成一种全新的、具有现代精神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形态。这一变革发生在所有领域。在政治领域,封建割据为中央集权所取代,现代概念的国家终呈雏形;在经济领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确立,商业贸易和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中世纪的封建生产关系遭到淘汰;在宗教领域,罗马教廷的大一统被彻底打破,宗教的无上权威不再,教士丧失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和教育的垄断,就连信奉天主教的国家,世俗王权也被放在了教廷教会之上;在思想领域,神学让位于科学,现实主义取代对来世王国的憧憬,经院哲学受到人文主义的挑战;在社会领域,新兴市民阶层和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上升力量,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更多取决于个人的奋斗和成功;在文化领域,人文学科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人、人性和人的生活的描写和颂扬成为文学的主旋律,民族语言成为文学用语,艺术则更多的是对古典艺术的赞赏和模仿,成为对美(特别是人体美)的追求和个人时尚的表现形式。文艺复兴是从中世纪转向现代文明的一个过渡时期,是现代文明的开端。
2.1.2  宗教改革运动
     16世纪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以宗教改革为旗号发动的一次大规模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主要反对教皇通过教会对全国进行控制以及天主教会内部的骄奢腐化。中世纪后期的欧洲,教廷的势力越来越大,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与世俗政权联系密切又彼此争斗。教廷和一些教士的腐化极其严重,各阶层民众对之日益不满,1517年10月23日,德国威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抨击了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矛头直指罗马教皇,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1520年,马丁•路德又发表了《关于教会特权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敦促教廷和教会恢复信徒时代的廉洁和简朴。此后,宗教改革运动迅速在欧洲展开,并且形成了一些派别。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圣经是信仰的最高权威,不承认教皇和教会有解释教义的绝对权力,强调信徒因信称义(人在上帝面前时无罪的,称作义士,全凭信仰),教皇和赎罪券均无赦罪效能,信徒能直接与上帝相通,无需由教会做中介,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主张教士可以婚娶等等。马丁•路德的主张得到民众上层和部分德国诸侯的支持。运动从改革教会发展成为政治运动。宗教改革运动的直接结果是产生了包括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宗三大宗派的基督教新教。各种民族语言的《圣经》也相继出版。宗教改革沉重的打击了封建制度和天主教教会,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道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2.2  现代体育在西方产生的物质基础
    15世纪后欧洲经济开始复苏,其后的发展通常是向上的。随着外来入侵的停止,欧洲的人口显著增加,这为欧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由于耕作方法的改进和荒地的开发,是欧洲农业产量不断提高,这为欧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技术的发展,为欧洲经济的扩张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和技术。16世纪出现的资本主义被定义为“一种一会里的渴望为根本动机,使用各种精巧的,往往是间接的方法,利用大量积累资本赚取利润的制度。”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影响经济,还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资本主义与当时的生产力相适应,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期“新君主国”的出现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可以相提并论。他建立了更有凝聚力的政治结构,为欧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上的支持。
   宗教改革运动废除了旧宗教中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同时新建主动鼓励资本主义发展,新教的伦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大力宣扬理性化,使人们不再把自然看成是神秘的,不可知的,而是有规律的,能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人们要追求合理的目标,并以合理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理性化必然导致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并进一步促进技术的进步。世俗主义思想使人们追求现世的物质生活和物质的进步。人们不再沉溺于飘渺的天国彼岸,而是追求今世的幸福欢乐,对消费的追求成为物质财富生产的动力和条件之一。经济也由此得到快速的增长。个人主义思想是以“人本位”出发,讲究自身的素质与能力,鼓励个人为自己着想,自己作决定,自己解决问题,发现自我。在个人主义的影响下,个体的孤寂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孤寂虽然有时在个人心灵上发生可怕的后果,却是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转而成为西方科学发达的基础,成为西方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个人内心的孤寂使他们有可能对客观事物进行严格的、仔细的审视,也使人们已于养成批评、怀疑精神,这些是科学发展的必备条件。
    思想的解放和思想的进步,是科学产生的基础。科学的产生是技术进步的前提,技术的进步是西方经济增长的动力,西方经济的发展为西方现代体育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3  现代体育在西方产生的思想基础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目标是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服务,实现资产阶级所希望提倡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文主义首先是在反对中世纪神的权威和对人以及人性的重新定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重新定义人和人性是关系到社会是否顺利走出神权统治的关键。人文主义者针对教会对人的轻视,大张旗鼓地宣扬人的尊贵和卓越之处。有“人文主义奠基者”之称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是第一个对人做出高度赞扬的作家。自罗马灭亡以来,人是第一次受到重视和颂扬。在此基础上,人文主义者对人性、人的尊严、人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论述,赞扬人的卓越能力,以及人在改造是世界中的作用。讴歌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共同目标。中世纪所宣扬的人生是苦难,是罪恶的思想,禁欲和强调来世的思想,都开始受到抨击。人文主义者用强调人间幸福,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作为对中世纪禁欲思想的回应,以一种全新的人生观武装人的头脑。同时人文主义者呼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完整的人。
    个人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一个观念,是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内容。人文主义者所说的人不仅是指人的全体,而你更多的是指人的个体。因此,对个人的重视自然成为人文主义关心的一个焦点和核心。个人主义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人本位”思想的另一种表述。首先,它是处于推翻中世纪确立的“神本位”思想的实际需要。他们希望通过“人本位”思想的提出与“神本位”思想对抗,以唤起人们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认识。个人主义的产生是当时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产物。个人的自由,个人的意志,个人的喜好成为他们思考问题和进行选择的主要出发点。个人主义并不是强调一般意义上的自私自利,而是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和个人意志,广泛强调自我支配和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它实际上是创立了一个能够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对当时在市场竞争中出现的新兴资产阶级(包括市民阶层的精英分子)而言,这样的道德观念实在太重要了。此外,个人主义还为人人平等的思想进一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世俗主义是人文主义者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的比较系统的思想。它主张通过对现世生活,而不是死后生活的强调,赋予人世间的生活以一种积极的意义。中世纪基督教教会把对人在天国获得拯救视为人存在的唯一追求,而世俗主义者认为人应该首先享受现世生活,然后再考虑身后的事,并把追求人间幸福视为人之天性。在世俗主义的影响下,中世纪流行的禁欲主义,遭到抨击和遗弃。强调现世生活的充裕、美好是世俗主义的追求。它的出现还使得人们重视评估财富的价值。
    “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改革思想的中心内容。这一思想强调的是信仰的作用,只要信仰就可以与上帝沟通和获得上帝的恩典。它有利于培养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个性解放,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意志和愿望。同时,由于人的信仰的选择是建立在个人理性对《圣经》的理解上,自然也就提出了理性的问题。此外,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还是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都成为平等的人,为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奠定了思想基础。
    人文主义、“因信称义”说而提出的人人平等思想以及有人文主义而提出的个人主义、世俗主义促进了现代体育产生。
2.4  现代体育在西方产生的群众基础
    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提出教育的普及,他们认为每个信徒都可以阅读《圣经》,理解《圣经》,从《圣经》中汲取指导。他们强调教育的普及,强调学习与教育有关的知识,包括语言、历史、天文、地理、植物学、矿物学和动物学等。同时,马丁•路德指出:“灵魂和肉体是不矛盾的,有健康的肉体才能为宗教服务。”他主张把体操和音乐定为德国教育的固定课程,并由此保持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的普及为现代体育的产生创造了时空条件。
   一些人文主义者开始将中世纪的体育引入课堂。最早对现代教育和体育进行实验的是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维多里诺。他创办了“快乐之家”的宫廷学校。他继承古希腊“完全教育”的传统提出了通才教育的主张,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的精神、身体、道德都得到发展,培养注重个性、能为社会服务的有高度责任感的公民。他认为运动是健康的基础,应该把学习和运动结合在一起。因此,他制定了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制度,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户外运动,并亲自带领学生参加骑马、跑、跳、击剑、游泳、射箭、角力、跳舞和球类活动。他为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编排健身操。维多利诺的教育改革很快收到实效,他培养的学生有较好的体质,有的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各地的学校纷纷效仿,进行教育改革,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由此,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都十分积极地进行体育运动。传统的体育方式开始从贵族的生活中转变为大多数民众的生活中,并为现代体育的产生创造了重要条件。
2.5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资本的本性出发,以效率为第一原则,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的异化。因此,处在这种分工末端的人必然痛恨这一异化身心的社会分工,但另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这种巨大的物质财富又是实现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前提,它为满足人的这种内在的需求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因此,处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的人既痛恨它同时又离不开它,这正如原子论为了解决矛盾同时又不得不引入矛盾一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人的主体性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但是人又不能没有主体性。这样就很自然的产生了一种将游戏与运动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现代体育
    体育是人的体育,而人要参加体育运动,必须要有时间,否则具备了现代体育产生的物质基础,它也不会产生。即体育的产生要有时间条件。而这一时间条件也同时依赖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效率为第一原则,广泛和细致深入的社会分工,特别是科学技术化,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们实际从事生产的劳动的时间日益缩短。因此,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将大为增加,而这一点恰为人们从事体育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2.6 民主国家的形成
    现代体育必须从绝大多数人口平等享有体育的权利为前提,这一点必须以现代民主国家的形成、所有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公民为条件。现代民主国家是通过宗教改革运动和宗教战争而逐渐形成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农奴摆脱了封建领主和土地的双重束缚,也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们从此成为公民。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公民在逐渐取得法律上与昔日贵族形式上同样平等的权利的同时,在生活方式及价值标准等方面,也渐渐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因此,以前作为贵族象征的某些运动方式,以及一度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许多民俗运动,也渐渐成为全民族共同的体育生活方式。
2.7 共同运动规则的产生
    现代体育是从中世纪体育产生出来的,但是如果把骑士或者绅士的体育活动原封不动的照搬下来的话,现代体育恐怕就难以形成。因为骑士或者绅士体育活的规则,一个地方就有一个规则,而且每个地方都不相同。这样就会产生规则冲突而使彼此之间无法沟通;同时,各个地方的习俗性体育活动,也因民俗民情的不同而无法交流。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体育的规则的大体统一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现代体育的规则的大体统一,有利于各个国家各个地方之间的体育活动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现代体育的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因此,共同运动规则的产生是现代体育产生的条件。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现代体育在西方产生,并非偶然。它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现代体育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由此提出的个人主义,世俗主义,宗教改革运动提出的人人平等思想是现代体育产生的思想基础;教育的普及唤起人们对体育重视,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这为现代体育产生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现代体育的产生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民主国家的形成为现代体育在西方产生提供了政治上的支持;共同运动规则的产生促进了体育运动的交流和沟通,为现代体育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因此。当具备了这些因素以后,现代体育就在西方自然的诞生了。

 

参考文献:

[1] 谭华. 体育本质论[M].
[2] 谭华. 体育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  全球通史(第七版)[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4] 徐新   西方文化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 葛正鹏  西方经济史论[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6] 文聘元  文艺复兴的故事[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9
[7] 王岗   体育的文化真实[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
[8] 约翰•赫伊津哈   游戏的人[M]  花城出版社   2007
[9] 谭华   现代体育形成的条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5
[10] 温兴满  论现代体育产生的必然性[J]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11] 温兴满  王飞   论现代体育产生之必然性[J]   山东体育科技  2005
[12] 李勤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13] 高永   “文艺复兴”复兴了什么[J]    百科   2009
[14] 程金生  王为理  终极关怀的重构——论宗教改革的意义[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9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408899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