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11期
 
市场体育人才需求与石家庄学院课程设置错位差的调查研究

2009/11/2 15:28:19 浏览次数 5138  

李 立,陈玉娟,翟凤鸣,崔巴特尔
(石家庄学院 体育系,河北 石家庄  050035)


摘 要: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与社会需求接轨,探寻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不足。方法: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市场和岗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结果:当前社会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健身需求的不断增加,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但目前石家庄学院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市场对社会体育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有待于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市场需求;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1 前言
    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培养目标就是根据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课程体系改革的起点和归宿,决定着课改的方向。它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集中反映社会对专业的基本要求以及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它的具体化就形成了培养规格。而课程体系的建立,就是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遵循培养规格和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则、序列组织课程。在高等院校的课程方案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则是培养目标的载体,集中反映了社会对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1]。社会和时代决定、制约着培养目标,进而制约着培养规格,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则受制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什么样的体育人才和怎样培养社会所需的体育人才,是高等院校体育院系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对体育院系来说,高校的教学改革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针对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状况,增强人才的就业适应性。体育院系毕业生能否顺利走上并胜任工作岗位,能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有能力为单位创出骄人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向设计,具体体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那么,目前的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对毕业生来说,学校所学的知识能否适应工作岗位的社会需要要求?学校应如何对不合理的课程进行改革?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调整社会体育课程设置提出可行性的改革方案。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河北省各地区120多家用人单位、200余名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和实习生以及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年来相关的教育文件及研究论文,并收集和参考了石家庄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体育学院近年来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及专业建设方面的有关资料。

2.2.2调查法
    通过访谈法对河北省各地区120多家用人单位(包括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中心、体育产业开发公司、群众体育行政管理机构等部门)的领导或负责人进行调查,并对毕业生、实习生200余人进行问卷或访谈调查,了解当前市场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岗位工作对本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2.2.3逻辑分析法
    结合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情况对当前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推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市场需求
3.1.1健身俱乐部成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主要需求大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体育产业也迅速发展。健身俱乐部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对健身指导人员,尤其是私人教练、瑜伽等各热门健身项目的授课教练,以及健身市场的开发与经营管理人员急其需要。但据调查显示,我院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并不能满足健身俱乐部的要求,主要问题如下:大多学生技术水平很高,但理论知识相对不足,说不清楚道理,特别是针对不同人群的实际需要开具健身运动处方并进行运动营养、保健等科学指导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此外,在市场开发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差。
3.1.2社区体育的发展需求大量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近年来我国社区体育蓬勃发展,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社区建设与发展中对于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的投入逐渐加大,特别是随着大众体育消费观念的提高和对体育健身的强烈需求,社区建设中经营性的运动场馆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商业体育俱乐部健身的人群占体育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特别是我国已步入老年人社会,大批的退休职工拥入社区,对体育健身均有较强烈的需求。但调查显示,当前社区健身场馆的经营中专业管理人员及健身指导人员相对缺乏。
3.1.3职工体育的广泛开展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新领域
    据调查显示,不少公司企业投资建造了体育场馆和组织各类员工体育活动,管理者充分认识到员工拥有健康的身体不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是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措施。此外,当代体育文化的重要魅力之一还体现在其精神文化,即弘扬人文精神,通过“更高、更快、更强”的拼搏精神有助于培养一流的员工队伍,从而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但调查显示,目前各相关企业尚缺乏开展职工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人才和科学健身指导人才。随着企业对体育文化的重视和职工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必将成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的新领域。
3.2市场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需求
3.2.1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应较好地掌握各项健身技能及其专项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运动人体科学和人文社科等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用较系统和扎实的业务知识为会员做高质量的健身指导;掌握一定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及大众体育的组织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适应健身俱乐部及大型综合健身场馆的会藉部、市场部等相关岗位工作需要,并适应社区体育、职工体育的深入开展对本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3.2.2具有较高的健身指导水平和实践能力 
    能较好地传授健身运动技能,并能运用相关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为会员提供健康诊断与科学健身指导——体质测量与评价、运动处方制定与实施、运动营养与保健等方面的指导。为了适应健身教练岗位工作的要求,还应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如“国家级健身指导员”、“体适能教练”等职业资格证书。
3.2.3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爱岗敬业,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并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言谈举止,以及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扎实的业务功底做好健身服务工作和各项管理工作。
3.3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状况分析
    以石家庄学院2008年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方案为例,石家庄学院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提高拓宽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四部分,共计43门课。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全部为必修,包括“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占全部课时的18.2%;专业方向课程也全部为必修,包括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健美操、武术、体操、舞蹈等,占到全部课时的62.7%,其中理论课程9门,课时比例为34.25%,技术课程15门,课时比例为65.75%;提高拓宽课程为选修,包括跆拳道、散手、健美运动、轮滑、体育营销、体能训练等,占到全部课时的14.2%,主要以术科选修为主;公共选修课程可以跨院系、跨专业选择,但课时量仅占到全部课时的4.9%。
    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中术科课程比例偏高,纵观我国其他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技术课程比例正在日益缩小,理论课程比重加大,这是当前国内外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的新趋势[3]。由此也就不难发现毕业生为什么理论知识相对不足。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也存在较大的失调,选修课过少,对于学生拓宽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非常不利。
3.4 体育人才市场需求与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错位
3.4.1课程门类较多,但主导方向模糊,专业主干课和特色课不够突出。
3.4.2课程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相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
3.4.3知识覆盖面不够广,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相对缺乏。
3.5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社会需求岗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课程设置应由如下几部分构成。
3.5.1基础课
    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人文素养和现代科学知识等基础素质为教育目标。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及人文社科类等课程。一般以公共必修课形式出现,其中人文社科类课程多为限选课。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掌握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主要包括构成体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类课程,如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以及体育教育科学类等课程。一般多以必修课形式出现。
3.5.2 专业课
    按照教育部有关专业规范设置专业主干课,授予学生本专业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以必修课形式出现。主要包括:①专业理论类:大众体育与休闲健身的理论与实践课、指导大众科学健身的理论与实践课等;②专业技能类:围绕当前市场需求量较大、大众参与度较高的健身项目开设相关的课程,如健美操、健美运动、游泳与救护、网球、羽毛球、篮球和太极拳等,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的健身技能,另一方面也为其后的专项提高奠定基础;③专项提高课:紧密结合岗位需求和学生个人特点选择1-2个技能项目加以提高,形成本人的专长。
3.5.3选修课
    包括专业方向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专业方向限选课:为使学生在专业的纵向上加深或横向拓宽而设置的专业性较强的选修课。可以设置为课程模块,也可根据各院校优势、特色与传统而设置专业方向。如体育休闲与健身指导、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旅游、健身俱乐部私教、高尔夫运动与管理、社区体育或职工体育等方向。此外,还应随着市场变化开设新兴健身项目的选修课,如水中健身、瑜伽、壁球等课程。任意选修课:其课程特点应突出地表现为跨学科、跨专业以及边缘交叉或综合课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领域和就业的适应面。
3.5.4 实践课
    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应使课堂教学与技能培养和专业实习紧密结合,在教学计划的每一门课中都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课,并使相当比例的课程学习放在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如体质测量与评价、运动处方、器械健身、新兴健身项目介绍等课程此外,为了更好地与就业接轨,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为学生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必要的基础,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专业教育和学习的基础上,努力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必要的基础。

4  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健身需求的不断增多,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但目前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有所脱节。只要以市场为导向,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合理设置课程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季克异,黄汉升.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实证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 刘善云.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23-125
[3] 李壮志,周海云,李长虹.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分析究[J].教育与职业,2007,3(8):150-151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8970186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