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8期
 
我市高中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调查研究

2009/7/23 11:51:00 浏览次数 6215  

庄宏远   广州市增城中学  511300


1.研究目的
    为推进“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运动起来,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采用适合于学生认知特点的活动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目标。以此为本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市普通高中学校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在我市7所高中学校(4所城市学校、3所农村学校)一共随机抽取的1050名学生,其中男生525人,女生525人。
2.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我们设计学生对“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锻炼意识、动机、行为等因素的问卷,向我市7所高中学校的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050份(各学校高一、二、三年级分别发出50份),回收1002份,回收率95.4%,有效问卷1002份,有效率为100%,经信度、效度检验,符合本研究的要求。数据处理和统计使用Excel2003进行。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学校的宣传力度及领导、教师“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意识
3.1.1学校的领导及体育教师“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意识。


    从表1可以看出只有43.7%学校的学校领导和46.3%体育教师能够经常建议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另外还有16.3%的学校领导从不建议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这说明学校领导对《教育部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不够重视,学校没有相关的制度保证、没有具体实施“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计划与措施。特别令人感到气愤的是竟然还有17.5%的体育教师从来都不曾建议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作为专业教师这是绝对不可以原谅的,试想如果连我们体育教师自己都不向学生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话,谈何使学生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呢?为此,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大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指导思想,务必在学生中掀起一股锻炼热潮,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入理解“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深刻意义。
3.1.2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带动作用。


    从表2中可以看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对我市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有62.1%的学生认为老师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对自己参与体育锻炼有带动作用,这充分说明了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必要性。调查同时也显示有60.8和68.5%的农村学校男女学生和56.9%和63.8的城市学校男女学生认为教师经常体育锻炼没有起到带动作用,反映了农村学校学生比城市学校学生更重视教师经常体育锻炼给他们的积极作用。


3.2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3.2.1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态度。


    从表3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市高中生对体育锻炼还是具有较高的参与度的,一般以上参与锻炼的学生达到了92.3%,有46.4%的高中生能够比较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其中男学生有53.3%,女学生只有38.6%,男生在积极锻炼方面要比女生高。城乡学校学生体育锻炼比例差别不大,但农村学校学生比城市学校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要高。
3.2.2 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


    从表4中可以看出我市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多层次的。
    首先有73.8%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这表明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非常明确。而为此目的进行体育锻炼的农村学校学生明显比城市的多,其中农村学校男、女生76.9%与81%的选率均高于城市学校男、女生的70.2%和69.8%。这反映了农村学生受父母辈勤劳耕作,需要健康身体、强壮体魄的影响还是比较深远。
    其次是为了缓解学习紧张而进行体育锻炼的农村学校学生均比城市的多,其中男学生更是多出12.4%。另外,因为有兴趣爱好和为了增进同学间交往而锻炼的学生比例也不小,爱好锻炼的男有为52.9%,女生有35.4%,说明了男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较女生高。而怀着增进同学间交往目的而锻炼的男、女生分别为42.8%和24.4%,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男生较女生更注重同学间的交往。
3.3 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因素


    表5中数据显示影响我市高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空余时间少和运动场地器材不足,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5.7%和60%,这两个因素严重制约了我校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另外,80.1%和61.9%城乡学校女生因为空余时间少而影响体育锻炼,反映了部分城市学校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不同学科之间没有统一的课外作业协调安排,课外作业严重超标,学生根本就没有有空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不知学校领导、科任教师可否知道8-1>8的健康理念否?
因为场地器材不足而影响锻炼的城市学校学生明显比农村的多,这与城市学校布局偏小,运动场地不足有很大关系。这就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改善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教师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体育场地器材资源。
3.4 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3.4.1学生每周(7天)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


    从表6中看到我市还有5.7%的学生完全不进行体育锻炼的调查结果吓了我一大跳,而仅有17%的学生能够保持天天锻炼的情况更是令我担心。另外,每周选择1~2和3~4次的人数最多,分别占了32%和29.7%。而每周5次以上(含5次)共占32.6%,从次数上看,我市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显然与教育部规定 “中学生每天都进行体育锻炼”的要求相差很大。
3.4.2学生平均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但是长期以来,这些规定始终未能得到落实。表7数据显示,我市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高中生仅有8.4%,这表明我市高中生每天锻炼的时间严重不足。而我市农村学校学生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人数几乎是城市的两倍。
3.4.3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项目。


    从表8㈠㈡中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我市高中生最常运动的项目既不是号称我市“市球”——羽毛球和所谓的“中国第一运动”——篮球,也不是我们的“国球”——乒乓球,而是跑步运动,选此项目的学生有59.7%,排第一位。这一方面说明了跑步这项运动不受场地器材等因素影响的特点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市高中学校场地器材的欠缺,迫使学生只能退而选择操作性更强的跑步项目。不过却论证了教育部要求的“高中生每天跑2000米”做法是可行的。
数据中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还有10.6%的学生选择武术锻炼,这反映了民族传统项目在我市高中学校得到了一定的推广,这为发扬民族传统运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这也算是调查以来让我感到为数不多的欣慰吧。
    从调查情况看,我市高中男生选择最多的锻炼项目篮球(61.9%),女生选择最多的锻炼项目是跑步(64.8%),这就说明,男生喜欢对抗性强,活动量大,具有身体直接接触的集体项目,而女生主要喜欢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且无身体直接接触的项目。
3.4.4学生节假日的体育锻炼的情况。


    我市有55.6%的高中生在周六、日偶尔进行体育锻炼,完全没有的学生竟占21.6%,而每周六、日都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仅有22.8%,这与“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慢跑2000米”、“每天都锻炼”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这些要求显然也远远没有被学生放在心中。
3.4.5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


    从表10中显示出我市有74%高中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学校。但也有7.8%的学生选择在公园,6.7%的学生选择在广场,还有3.3%的学生选择了在校外俱乐部,这也反映了我市学生的运动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健身、休闲、娱乐的运动观念正在逐步进入学生的心中。
由于我市正开展“全市公园化”战略,村村有公园,所以农村学校学生到公园里锻炼的明显比城市的多,这也说明了良好的运动环境对人进行体育锻炼的促进作用。总体来看,男生的运动场所较女生多,城市学校学生的运动场所较农村学校学生多。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我市高中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对《教育部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不够重视,学校没有相关的制度保证、没有具体实施“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计划与措施。
4.1.2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这表明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非常明确。以此目的来进行体育锻炼的农村学校学生明显比城市学校学生多。
4.1.3影响我市高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空余时间少和运动场地器材不足,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5.7%和60%。
4.1.4我市仅有8.4%的高中生能够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这表明我市高中生每天锻炼的时间严重不足。
4.2建议
4.2.1体育教师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大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指导思想,务必在学生中掀起锻炼的热潮,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深刻意义。
4.2.2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建设、改善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教师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根据学校的场地及周边环境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体育场地器材资源。
4.2.3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对我市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细谦.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4);89-93.
[2]刘海元 ,袁国英 .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 广州:体育学刊,2007(11):11.
[3]谭华,李勤.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J].广州:体育学刊,2003(10):8-10.
[4]胡增荦,庄弼.实验新课程与体育教师谈心[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肖建忠,饶纪乐,庄弼.新课程汇编.[M].广东:广东高校出版社,2002;55-57.
[6]赵卫民.2002年陕西中小学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2(3).
[7]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316905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