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5期
 
浅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2009/5/11 11:08:46 浏览次数 3829  

浙江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一小学    戴海燕   315812


摘要:当前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重形式,轻实质,学生得不到真正有效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了一些初步思考。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新课程

    课堂教学是我们体育课程实现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关键所在。体育课堂教学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只有提高“教”的有效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的有效性。作为体育教师,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从中得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为此,我从去年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去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看法

1.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认为,目前我们抓有效教学,首先从确定教学目标入手。因为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然而我在学校听课当中,发现不少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空、虚、不完整,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大,对实际课堂教学没有管理和评价的价值。目标教学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因为前面有目标指引着我们。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体育教师应把握以下要求:
     (1)教学目标尽可能用清晰明确的语言陈述,不仅教师能理解,学生也要能理解,避免用含糊的语言陈述目标,以免不同的人对目标产生不同的理解。
    (2)教学目标要反映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的变化,如行为变化和情感变化,避免用
    “教师行为”代替 “学生行为”,造成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不确定。

2.教学目标应尽可能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要因目标而限制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3.精心设计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关注学生,创造性地用教材。
3.1 注意全面身体素质练习的合理搭配
    身体素质主要有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等,在搭配教材内容时,一定要考虑将发展不同身体素质的两个项目进行搭配,以达到全面锻炼身体的目的。
3.2 注意不同运动负荷项目的合理搭配
    虽然各个项目都可以通过运动量、运动强度、练习密度和时间来调控运动负荷的大小,但各项目都有自身的运动特点。如;长跑与武术、接力游戏与韵律操,长跑和接力游戏运动负荷就比较大,武术和韵律操相对负荷较小,根据以上特点,就不能把两个运动负荷较大或负荷较小教材内容搭配在一起。
3.3 注意教材内容难易程度的合理搭配
    教材内容有难有易,一次课的难易应统筹安排,避免给教学带来困难。如田径教学中的跨栏跑、背越式跳高都是技术较复杂的项目,不能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要和相对较容易(技术含量低)的教材搭配。
3.4 注意新授内容和复习内容的合理搭配
    要突出新授内容。这样安排有利于教师集中主要精力,辅导学生学习掌握新授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如果复习内容安排较多且又复杂,这样往往会冲淡了主教材,对教与学都不利。
3.5注意重点教材与一般教材的合理搭配
    重点教材通常是要学生必须掌握和进行考核的教材内容。它与一般教材进行搭配,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保证学生学习掌握练习方法,提高练习质量,有利于技能的掌握和考核成绩的提高。

4.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内在的联系。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念认为“不关注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不着力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育,只把教育当作知识的记忆和技能技巧的熟练过程,那么,教育将类似于‘驯兽’。”因此,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体育的关键。
3.1 实施教学民主,营造主动参与氛围。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教学要营造“生动、活泼、民主”的教学气氛。在教学中,老师要认真倾听学生意见,互相亲切交流或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学习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师生情绪融洽了,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才能发挥学生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之中。
3.2 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主动参与机会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一切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的,好的问题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全力以赴,主动参与。如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使学生不仅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启动了学生的思维的闸门,激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
3.3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参与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或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变成一种自我需要,从而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4 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参与效率
      教学手段的选择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由于教学内容各具特点,教学要求各不相同,学生也各具情态,因此在选择教学手段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合理选择,扬其所长,灵活运用,才能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生身心的发展,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个人的特点。在班级授课制的教育方式下,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同时在同一指令下“齐步走”,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正确处理好个别差异的最佳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努力因材施教,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课堂教学方法。
4.1 降低难度  
 在体育练习中,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消”。对于“吃不消”的学生,则降低难度和要求,例如:越野长跑,就可以减少距离;跳跃项目,可以降低高度和远度。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看到和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树立信心,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4.2 确定分层教学目标
   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有的学生完成得很好,有的却完成不了。我在教学中,先观察差异,然后把学生分为3组,第一组为不能完成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完成动作,不考虑质量;第二组为完成一般的学生,如滚翻不正,滚翻后不能成蹲撑等,要求他们提高动作质量;第三组为完成较好的学生,我对他们的要求较高,要求他们动作完成地迅速、标准、优美。在分组的基础上,再进行有代表性的个别辅导。学生通过努力有进步后,可进行换组。这样,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各自的要求,获得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在教学中鼓励积极,表扬先进,激励学生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力争上游,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品质的提高
4.3 设计多层次练习
   练习是学生创造性的劳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教师应根据知识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多层次练习,做到由浅入深,异要求,步步高,使之呈阶梯形,让学生顺“梯”而练,达到各自的高度。如在跳高练习时,定了三个不同的高度让学生自选。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在自选的练习中成功的概率高,因此树立了自信心,激励了他们积极向上,争取跻身于优秀的行列,学生在分层次练习中得到和谐发展,同步提高。

5.促进教和学的相互适应,提高教和学的“转化率”
    教师主导的教学效率意识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教师只有教育得当,学生才能获得各种认知本领。要实现高效率转化,教师在理解教材,掌握学生实际水平基础上,应以稍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去要求学生,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随着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增长而逐步提高要求。让学生积极思维,适应教师的教学,自觉地实现知识转化,这样才能促进高效率的转化,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远远好于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大讲特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讲、自练,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为完成知识的传授会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练习,发展其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结语: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推进课堂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以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厚德编著.《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2. 宋秋前.《课堂教学问题问诊与矫治》,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3. 李建平. 《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李国玉. 《实施小学体育新课程的探讨》,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301168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