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4期
 
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2009/4/8 16:16:34 浏览次数 3587  

纵云
(安徽省界首中学 安徽 界首236500)

摘  要:体育文化素养一词是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而创造的新词汇。但“体育”、“体育文化”、“体育素养”等词汇可以说是始终贯穿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体育文化素养是人们通过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参与而形成的各种体育能力和行为的综合表现。它是通过体育知识的深浅、体育技能的优劣、体育技术的好坏、体育意识的强弱、体育个性的突出与否来表现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适应现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和未来社会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积淀。
关键词:体育文化素养、学生、文化素养、体育意识、体育传媒

    通过调查显示:我国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偏低,令人堪忧。记得中央电视台采访杨澜,谈到关于中国的申奥历程的艰辛,由失败的反省到申奥成功的喜悦,中国人不会忘记那两个不同时刻。尽管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的召开,冲击和影响了我国民众,包括我国的中小学生,奥运会过后是否会有更大的影响呢?
    新课改提那么响,到底有没有效果,那就看看学生课桌上吧,厚厚一摞书,语、数、外教学课时,体育也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只是成了学生的调节课,有失体育课教学的本质,也就象大家所说的那样: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要提高我国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确实难,特别是那些偏远地区。难,我想要比申办奥运会容易的多。我想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加强体育知识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让学生多参与实践体验,感受体育运动带给的快乐体验。在学生时代严格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体育历史、体育现状、体育未来等方面引导学生建立体育文化认知体系。可以让学生了解体育的起源、体育的发展、体育基础知识,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体育伴随社会进步而发生的变革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尤其是我国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这一发展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豪感;可以告诉学生体育不仅仅是与自己有切身关系的升学、达标问题, 还有国家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法》,更有向“更快、更高、更强”进军的体育大家庭的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使学生了解体育不仅仅在学校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社会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可以进一步告诫学生,体育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健康、娱乐的需求,还是人类挑战自我、挑战自然、挑战人体极限的不可缺少的载体,以此帮助学生增强信心,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勇敢地向困难挑战。当然,建立体育文化认识体系,还包括诸如健康保健知识、运动心理知识、科学锻炼知识等方面。这种由“点”到“线”形成“面”的认知体系的构建,还可以通过体育知识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宣传专栏办好学校体育报刊等辅助手段来加以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实际的教学进程有计划有目的地、全面地、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育知识,使学生的体育文化认知体系全面稳定。

二、强化体育意识,激发参与体育的动力
    体育意识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认识体育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能动的心理活动,采取个人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并获得了知识技能。目前,就学生整体而言,体育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应付考试,缺乏主动性。如初中升学考试,体育要加试算分,于是对于考试的几项运动,无奈地参与。除此之外,对于其它运动项目不屑一顾。有些文化成绩好、体育差的学生更是怕苦、怕累、怕炼,偏面地认为只要在文化成绩方面争到分,锻炼与否无所谓,缺乏对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的了解,造成认识上的偏颇。二是应付老师,缺乏积极性。主要表现在课堂分组练习中,有的学生不能及时完成教学内容。在体育活动课中,有的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沉浸在文化学习中,犹如老僧做禅,结果造成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下降。

三、发扬体育个性,让学生相互影响,充分发挥学生本身的作用
    体育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依赖于体育个体的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我在这将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注意对体育个性的发掘和培养己成为体育教学追求和探索目标之一。具体落实到体育教学中,那就是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的先天条件造成了被教个体的各种差异。譬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根据其活泼好动的生理、心理特点,应以培养兴趣为主,施于广泛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学,以发现学生的个体特质,加以引导,培养兴趣,促其发挥特长,借以提高个体的体育文化素养。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贯穿于有趣的教学形式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他们在轻松、和谐、有趣的环境氛围中达到锻炼身体、掌握体育知识的目的。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应加强其良好的体育锻练习惯的培养,使体育锻炼成为主动的、终身的体育意识,养成体育习惯;对于不同性别的学生,更好的根据他们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区别对待,加以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各自的身体优势;对由于先天的素质造成的个性差异,应注意培养其特长,挖掘其潜能,弥补其不足,使之向特长鲜明、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这样随着体育个体的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将极大的带动整体的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就拿这次寒假作业来说吧,刚开始一个班有几个同学写的,通过我在一次讲解,其中有两个班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交,陆续都交来了,我感到很惊奇,看到他们写的很详细,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这样的方式确实能提高他们的认识,下一步我将对他们更加严格要求。
    每个人所具有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培养公民的文化素养,国家要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为个人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作为公民个人,要努力学习,积极实践,汲取文化营养以发展自己。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也是如此,需要学生努力学习体育知识,积极参加体育实践,慢慢积累,使自己具备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四、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
    想一想我们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该承担多大责任。我想假如体育老师能够象语、数、外老师那样,认真对待,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潜移默化地都会让学生提高体育文化素养。特别是现阶段,体育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去提高学生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但是现实的问题,体育教师的作用很难发挥。从小学开始,体育就不被重视,学生意识上就对体育有别于语、数、外的看法。久而久之,很难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我想,关键的问题应从开始的意识抓起,改革高考制度和就业情况。

五、充分发挥体育道德的作用
    体育道德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依据的思想道德规范。优良的体育道德将极大地促进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而恶劣的体育道德作风将极大地伤害着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体育道德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依据的思想道德规范。它是个人的思想品德在体育活动中的反映,良好的道德修养一经形成,会自然地在各个方面反映出来。例如,你已经养成了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在各种体育比赛中你会自觉地遵守比赛规则,并把遵守纪律这一良好习惯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法制观念,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体育道德是在体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要有针对性地在实践中培养。

六、充分发挥媒介的作用
    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媒介,发挥媒介的导向作用,给民众制造广泛的舆论导向。进一步提高民众的体育文化素养,进而,去影响青少年学生。
    当代学者多主张体育课程不能只注意暂时的体育实践效果,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学校专设的体育课,其根本职能就是对学生保护身体健康和科学地锻炼身体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导。至于要每周几节有限的课内对学生身体运动和体质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还是第二位的事。因此,体育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掌握体育文化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这一点还可以从调查中反映出来:86% ~89%的老师认为,增加身体锻炼知识教学,使体育与健康教育相合,是当前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体育教学是关键。
    总之,体育文化素养的各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相辅相成的整体。提高体育文化素养需多方面去考虑。体育知识是基础,但只有体育知识,没有运动技能和技术,也只是一个夸夸其谈之徒;运动技能和技术是重点,是体育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但只有运动技能和技术,缺乏体育道德作灵魂,也不过是增加了几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汉而己;而没有体育意识作动力,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则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所谓的远大目标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需要注重全面提高体育文化的各个方面,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 王勇慧.试论体育文化素养的建构[J].中国学校体育.1999.4
[2] 体育与健康(高中必修).全一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5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299599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