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6期
 
奥林匹克文化影响下对高校专业体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2008/6/10 11:33:27 浏览次数 4370  

黄晓灵,黄菁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400715


摘要:我国高校专业体育在对奥林匹克文化的阐释中历经了从“重竞技、轻人文”到“重倡人文”,再到“两难的困境”几个阶段。目前,我国高校专业体育的“困境”具体包括了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冲突、就业与人才需求的冲突、竞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冲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对高校专业体育改革的实践中,如何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是我国高校专业体育改革中前瞻性、前提性的变革。
关键词:奥林匹克文化 高校专业体育 价值取向 反思

1.前言
    奥林匹克文化是全世界体育的主流文化。教育具有阐释文化的功能,在阐释的过程中,引导教育价值取向的确立。20世纪中期,奥林匹克文化不同程度地渗透到学校这个文化教育领域,进而对我国高校专业体育产生影响。然而,无论是在奥林匹克文化自身的发展中,还是高校专业体育对其阐释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偏差。高校专业体育价值取向的偏离,产生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一系列问题出现。至今,高校专业体育改革如火如荼,而对于其价值取向的研究是高校专业体育改革中的前瞻性、根本性问题。

2.对奥林匹克文化的误读与高校专业体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2.1重“竞技”,轻“人文”
    奥林匹克文化是以体育文化为主导,以体育教育为核心,以体育运动为载体的多元文化。“竞技性”与“人文性”是奥林匹克文化的典型特征。奥林匹克文化孕育并成长于西方文化,它体现了重竞技、好拼搏、好展现等西方体育文化的特征。在“更快、更高、更强”的驱使下,奥林匹克文化向着竞争、超越、竞技、奋进的方向发展,体现着一种“竞技性”的价值取向。“人文性”是奥林匹克文化的初衷,也是其永恒的价值追求。正如《奥林匹克宪章》所写,“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体育将奥林匹克文化片面地阐释为一种“竞技性”的文化,忽略了奥林匹克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体育过分地重视人“身”的发展,轻视“心”的发展,违背“人的和谐发展”的规律,从而使“竞技”成为中国体育的“符号”,将“竞技”视为体育的本质属性与功能。中国改革开放触动体育制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集权垄断型的发展高水平竞技运动的体制,体现在“为奥运争光计划”的口号,过分追求竞技体育的社会政治价值等,使体育“重竞技、轻人文”的特征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革,反而得到了加强和巩固,成为体育改革和制度创新上的最大难点。
    中国的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教育就培养怎样的人,教育带有一定的政治性与工具性色彩。至此,“竞技化”、“工具化”一度成为我国高校专业体育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增强体质和技术、技能教学为主占据着高校专业体育指导思想的统治地位,“教育”被等同于“教学”,教学被视为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高校专业体育课程目标基本上都是为如何增强体质、掌握技术、提高运动能力而设立。
2.2  重倡“以人为本”
    20世纪90年代末,体育教育工作者与学者们意识到这种价值取向给高校专业体育带来的弊病。随着高校专业体育改革的深入,学术界提出高校专业体育应从“竞技观”向“人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健康观”转变。“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教育理念被提出。北京奥运“人文奥运”理念提出,使全世界进入奥运“人文精神”重倡时代。奥林匹克的形式外壳是竞技体育,而其思想内核是“人的全面发展”。现代社会进入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这就对竞技运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不再是工具,竞技运动要回到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的位置,运动员将成为具有自我意识和完美人格的主体。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一定要重视人,要研究人,不断地把奥林匹克发展的战略和目标调整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根本目的上来。
    至此,“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理念倍受国内体育界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主体价值在社会发展体系中逐渐占据核心位置,在体育领域也出现了对“以人为本”的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反映了人文体育观念的内在价值核心。“人的问题”在体育发展理论中凸现出来,形成了体育的发展转向对人本身的关注,在体育对人的身体、精神、心理和社会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问题上开始进行多向度的思考。“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理念进入体育教育系统,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思想,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专业体育以“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为指导,改变其原有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做出了一系列改革。2002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并在部分地区试行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从指导思想上来看突破了传统体育的教学框架,突出了“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这表明高校对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视,更加强调了高校专业体育的人文教育使命。培养目标从培养体育师资,到专业体育人才,到多能一专的体育专业复合型人才转变;专业设置拓宽;课程的形式、内容增多,课程中增加了选修课与公共课的比例,减缩了必修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并突出了外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体育教学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尝试开放式、探究式教学。
2.3 两难的困境
     高校专业体育一方面受“以人为本”理念的主导,另一方面受“竞技化”“工具化”等传统观念的影响颇深,其价值取向陷入两难的困境。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竞技”成份弱化使学生的竞技能力、身体素质下降;受“竞技化”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等深入影响,加之高校专业体育教师在能力与素质上的欠缺,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并没得到提高,学生的身心并没有得到和谐发展,高校专业体育没能实现“以人为本”。

3.高校专业体育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冲突
    目前高校专业体育的总目标是培养能从事各种体育工作的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围绕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全国部分高校专业体育院校(系)力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就业渠道,增加了一些新兴的专业与学科。但实际上目前我国大多数体育院校(系)还是只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三种主导专业。因此,多数体育院校依然把培养目标主要定格在培养体育教师、教练员、健身指导员等体育教育人才为主。培养目标还是较单一。
    高校专业体育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综合素质与良好的能力。无可置疑,体育教育是培养体育人才为主,但目标中缺乏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培养,包括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这种教育培养的人才适应的是一个岗位或职业,而不是一个社会。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人既不适应技术革命的发展要求,也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更不符合作为现代人的要求。
3.2 就业与人才需求的冲突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体育专业一直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在这种体制下,我国高等院校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随着高等院校招生数量急剧增加,院校规模不断扩大,这就要求人才市场应该在人才资源中发挥更加突出的基础调节作用,也就是说高等院校的发展要与人才市场运行相一致。因此,教育部决定取消对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制度,所有毕业生全部面向人才市场。这一制度的颁布,使得高等院校(系)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高校专业体育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因为时代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造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体育人才的专业门类在不断扩大,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出现多样化趋势,相对体育教师需求总量萎缩。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虽然在数量上呈增长趋势,但对体育人才的素质、层次要求更高。高校专业体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由于不具备扩展的知识技能,缺乏基本的能力素质,而不能胜任这些岗位。高校专业体育专业学科的面过于狭窄,人才规格不够全面,在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力,与现代培养富有创造性、开拓性的跨世纪人才格格不入。造成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在多项素质能力上的不适应。例如计算机、外语能力、自我认识与评价能力、自控能力、抗挫折能力、选择与批评能力、写作及表达能力。而这些素质是社会对每一个走向工作的人最基本的要求。
3.3 竞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冲突
    竞技运动能力“强”、人文素质“弱”是体育专业学生最大的特点。体育高考招生工作为了适应提高竞技水平的需要,不惜降低文化课标准;体育专业考生高考文化课的分数线是单独排队划线的,与其他文理科类的考生有较大的差距。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入学时文化素质就相对偏低。多数报考体育专业的考生都是文化课成绩较差,高考文化分数达不到其他专业的录取标准。体育类的文化课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容易被录取。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一些根本就不具备学习体育的基本条件的考生也报考了体育专业。近几年,“夺金,争冠”的利益趋势一些高校实行一级以上运动员免试入学,旧体制所培养的,成材阶段的运动员大量流入高校,而这些学生大多都是专业技术高、文化素质低。导致高校专业体育专业的生源质量差。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高校专业体育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为如何增强体质、掌握技术、提高运动能力而设立的。所学的课程多数是术科课程,包括球类、田径、体操等;理论课程主要都是围绕专业来开设的,包括生理、解剖、运动生化、统计学、体育管理学等。显然,课程设置对学生人文知识的获得重视不够,使学生人文素质得不到好的培养,特别是在专业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更差。综合性大学的体育院系相对好些,体育学院的学生能够更多地从其他的系科及学校大环境中吸取“人文”的养分。
    同时,近几年高校专业体育学生的身体素质、专业能力在不断下降。高校专业体育的“竞技性”在弱化。尽管高校专业体育的“人文教育”不尽人意,但“竞技教育”的效果也不容乐观。因此,需要寻找体育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通性和相容性,寻找二者之间的融合点。
3.4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
    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实现了向素质教育的转化。素质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最根本的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致呼声。大学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要求的必然。推行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逐渐形成趋势,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
    通识教育的目标则是培养健全的人,发展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打破传统学科领域的界限,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索更宽阔知识面的冲动;帮助学生接受心智的训练并感受其中的愉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人生与社会等方面的反思,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帮助他们养成健全而有力的人格。因此,其目的是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判断力、想象力、兴趣等,培养学生的技能、进行职业训练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然而,高校专业体育课程设置呈现出“重专业、轻公共”、“重技术、轻能力”的典型特点。
    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总学时是2600—2800学时,其中公共课程720学时、专业课程1900—2100学时,专业课占了总学时的75%以上。课程结构显示出“重专业、轻公共”的格局。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比重较大,而且技术上强调“一专多能”并突出“一专”。一般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一、二年级开设专业普修课,包括一些基础的技术课程,例如武术、田径、健美操、网球等;大学三年级就会选择专项,学生在今后的两年学习中以此为主,一般不再进行其他项目的学习。学生毕业时在本专项应基本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专项竞技术水平高低作为择业的主要标准之一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显然,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专业技术的训练与提高中,无暇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导致其知识面狭隘。
    从课程的内容上看,“重技术、轻能力”是高校专业体育的一大特点。六类主干课程中,竞技为主的课程占了四类。尽管选修体育课程的形式与内容增多,但实质上所有的课程还是围绕“体育”来开展。理论课必修课的内容包括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课程。而相对理论课,实践课的种类与内容多了很多。实践课不仅包括田径类、球类、体操、武术四个大类,每个大类的内容也丰富多彩。特别体现在选修课上,包括了众多流行的、前沿的运动项目。例如医疗体操、滑冰、登山、攀岩等,都是围绕“专业”来设置的。
    近年来,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开了应用性的工具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例如重视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为了加强和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规定学生毕业应达到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分别达到国家四级和二级等级水平。然而,在总体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缺乏综合的、发展的视角。任意选修课程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要求选择学习的课程。尽管课程增加了学科的选修课程,表现出扩展知识面的趋向及有明显的实用性和时尚性特点,但限于专业课范围,跨学科的选修课很少。跨学科选修课程,大部份还是与体育相关的。例如体育人才学,体育摄影,康乐设施经营与管理等。在课程内容上,看不到基础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国学等培养学生综合知识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课程在设置上缺乏对人的综合能力培养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体育技术技能固然重要,而具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人,具有各种综合能力的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

4.讨论
    以奥林匹克文化反思高校专业体育价值取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北京奥运即将来临,中国高校专业体育改革与扑面而来的奥林匹克文化交织在一起,已成为中外体育界、教育界、经济界等多方面关注的热点。对两者关系的研究是时代的需要、中国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对高校专业体育改革的实践中,如何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是我国高校专业体育改革中前瞻性、前提性的变革。只有在对奥林匹克文化有一个深刻、全面的理解下,才能以奥林匹克文化的价值追求指导高校专业体育的价值取向,从而促进高校专业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关于该点,笔者将另行文论述。

参考文献:
[1] 胡小明. 人文体育观的渐入和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中国学校体育,1999,(2):65.
[2] 胡小明. 游戏的美和美的游戏—再论SPORT文化属性的皈依[J]. 体育与科学,2002,23(5):1—4.
[3]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教体艺(2003)7号2003-06-19[2008-01-11].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47&infoid=118.
[4]詹雷泽. 奥林匹克宪章[M]. 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37.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410009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