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5期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程性质

2008/5/8 16:13:24 浏览次数 5097  

宋军,周学荣   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应是区别于其它相近学科的特质反映其体育类课程的固有特点,我们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应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体育课程,通过对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以及体育课程的诸观点进行分析、讨论,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自身固有的特性,认为体育课程性质是活动-体验性。
关键词:体育课程;发展演变;性质;活动-体验性

    《体育学刊》2005年第三期刊出贾齐学者的文章《还体育课程以本来面目》,解飞厚于《体育学刊》2007年第二期发表文章《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来反驳之,贾齐又于《体育与科学》2007年第二期发表文章《体育课程性质辨析》再一次阐述了其关于体育课程性质的观点,我们依然无法从中对体育课程性质做出统一的认识,体育课程性质的不明确,致使体育教学出现了许多不应出现了盲目上课、随意操作等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驻足重新认识,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程的性质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要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有必要先了解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演变过程,以及在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其他学者对其是如何认识的,这样才能对体育课程的性质作出准确的定位,笔者才疏学浅,仅求能抛砖引玉,为推进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尽个人微薄之力。

1 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演变与发展
    我国近代体育课程以1903 年颁布实施癸卯学制为标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自1903 年癸卯学制正式设置体育课程,到1922年学制和课程改革,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从“背离或不管不问儿童身心特点”的以兵式体操为主的军国民主义体育课程,到“努力适应儿童身心特点”的以田径、球类、游戏、体操为主的近代体育内容的转变过程,实现了体育课程的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成为我国近代体育课程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国民党统治时期多次修订课程标准,就体育课程而言,仍然是以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占主导地位,在体育课程目标方面。根据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体育即教育”的观点,体育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体育完成教育的目标,发挥体育在教育上的作用。因此,带来体育课程目标的多样化。体育课程目标不仅局限在重视体力,强调身体操练的生物学方面,而且开始强调从学生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教育上、生活上等方面的需要来确定体育课程的目标。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体育课程发展进入了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阶段,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基本停留在近代体育课程发展阶段,但它是适应当时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在新中国体育课程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为我国第二代体育课程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以1992 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为主要标志。大纲对体育教学总目标的描述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的颁布,对当时体育教学的定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有力地推进了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2001年,教育部实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课程的价值体现在:增进身体健康、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一百多年来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课程价值取向上体现了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学生本位的自我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再度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或重演式的演变特征,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也逐步走向成熟。

2  对体育课程属性的诸观点分析
    近代以来,我国从清末1903年开始正式在学校中设置体育课程,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关于体育课程属性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科目说、学科说、基础说、特殊说、实践说、活动说、边缘说等,大体可以综合为三类,学科课程观点、活动课程观点、基础课程或特殊课程观点。
学科课程观点。钟启泉先生认为:“作为学科课程,有语文科、社会科、理科、数学科、音乐科、图画劳动科、技术科、家政科、体育科(或者体育保健科)等等”。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一门学科、是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向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实践课程一直以“学科中心”为主导,不论是“三基派”还是“体质派”其理论基础均是学科中心论。认为体育课程是学科课程的优点是按学科组织起来的教材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选择一定的运动文化科学知识;以传授知识、技能为基础也容易组织教学,并便于进行教学评价。它的缺点是,忽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都比较呆板,不利于学生的运动兴趣的培养,只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果,不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活动课程观点。于小霞认为,“体育课程不是一门学科课程,是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的课程”,“是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毛振明也认为,“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与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体育课程作为活动课程的优点是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例如体育课堂出现了“主动体育”、“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使我们的体育课一定程度上焕发了的生机和活力,它的缺点在于,不利于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不利于人类的运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一些体育学者甚至认为这样的课堂不像一节体育课,迷失了体育课的本来面目。
     基础和特殊课程观点。吴志超、刘绍曾认为,“体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耿培新也认为,“体育在基础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邹继豪认为,“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配合德、智、体、美全面教育,并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特殊课程。”这些观点阐述了体育的基础性、重要性,对于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确立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无法从中认识体育课程的本质,更不可片面或偏激的引申为“体育与智育、德育分属不同层次,体育的基础性就是体育是育体的,是为其他课程服务的”,这样则更背离了体育课程的本质,弱化了体育课程的价值。

3 体育课程性质的定位
    性质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与他事物不同的特征。什么是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它应区别于其它相近学科的特质反映其体育课程的固有特点,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课程的性质,通过以上考察、分析,结合体育课程自身固有的特性,笔者认为可以从活动-体验方面来反映和认识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程性质。
3.1 活动性
    体育课程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教学和教育的,通俗地说,光靠看、想、听是无法学好体育教学内容的。体育课程的活动性具体表现在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并使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与技术。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一切文化课程的显著特点。体育教学过程的身体练习的内容多种多样而且活动性较强,如篮球、排球、足球等竞技运动项目;经过改造的竞技运动项目;一些非竞技性体育活动,包括我国传统的养生运动、舞蹈与健美操、民族民间体育等。通过身体的实践活动,达到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主要是在运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并完成的,必须是以运动的学习和实践体验,通过运动中的本体肌肉感觉和记忆才能准确获得。《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也指出“其学习结果主要不是体现在认知性知识的积累和深化上,而是表现在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等的改变方面。这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
    体育课的“活动”与课外活动的区别。首先,体育课的“活动”为课程范畴,符合课程的要求,而课外活动是课程以外的活动。其次,体育课程的“活动”的组织、安排是系统的、长久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安排是临时的、短暂的。再一个就是体育课“活动”的目标与学校整体课程目标一致,着眼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发展,而课外活动注重的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2 体验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程总目标可以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具体描述和体现。因此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身体体验目标,一类是心理体验性目标。
    身体体验也即身体认知。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体育课程主要是通过人体本体感觉形成的认知,与概念认知课程、感觉认知课程有极大的差异性。体育课程是通过运动技能的获得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而形成运动认知能力,因为“身体运动不仅是世界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例如,学生在学习体操项目的某一动作技能时,从表层上看是在对体操动作进行的身体练习,而在深层次上是在对作为客体的身体的时空、位移的认知和体验,进而实现身心一统,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应该作为形成认知能力的学科予以理解”。因此,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练习更是一种身体性认知。
    心理体验。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课程,但体育课程更是发展人的情感、情绪、态度、价值、判断的有效课程,尤其对人意志力具有其他任何课程无法取代的价值。例如篮球运动,自从奈史密斯教授发明了篮球,在其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篮球运动不再是一种简单体育知识和技能,而是一种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团队精神,是一种尊重对手的公平竞争的精神,是一种永不言败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因此,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不仅仅是体育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和积累,更重要的是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对体育运动深层所蕴含的精神文化的理解和领悟,这也是体育课程目标更高层次的要求。

4  结论
    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应是区别于其它相近学科的特质反映其体育类课程的固有特点,我们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应该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体育课程,笔者通过对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对体育课程的诸观点进行考察、分析,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自身固有的特性,认为体育课程的性质是活动-体验性,这样才能有利于体育课程的建设,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齐等.运动学习: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体育与科学[J],2003,4.
[2] 贾齐.体育课程性质辨析[J].体育与科学,2007,2.
[3] 贾齐.还体育课程以本来面目[J].体育学刊,2005,3.
[4] 耿培新.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 顾渊彦. 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6] 顾渊彦等.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新思考[J].体育教学,2007,5.
[7] 吴志超、刘绍曾等.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8]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9] 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0]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张建华等.当代美国体育课程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科学,2004,1.
[12]王华倬.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1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 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7894204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