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稿件查询使用说明

 
 
 
 
 

  请将我们网站的LOGO链接放置在贵网站的适当位置。

>> 本站LOGO及代码

体育学刊

 

 

: : 体育人文沙龙 : :
谨慎的迂回:中国发展高尔夫运动之路(卢元镇)
2010/8/18 11:00:35   浏览次数: 4122 次 

    高尔夫球运动是一项“出口转内销”的运动项目,中国古代确有“捶丸”这项文娱活动,并经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高尔夫球运动也可以说是一项“英雄所见略同”的文明活动,东西方在不同时代共同创造了这种草原丘陵文明,只不过东方出现在农业时代,西方兴盛于工业社会。然而,当现代高尔夫球重新传入中国,再次点燃人们对高尔夫球热情的时候,没有想到它受到的欢迎和遭遇的抵制同样强烈。人们对高尔夫球的需要和社会给它提供的环境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于是,人们不免要问:
    高尔夫球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
    高尔夫球能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
    高尔夫球在中国的命运如何?

一、目标、效率、儒雅:高尔夫运动的社会符号
    任何一项体育活动能够持久地在人类社会存在总有它一定的价值,表达某种社会意义。比如赛艇运动,表达的是竞争、协作和领导三个基本概念。因此这个运动项目就被培养社会精英、高级管理者的教育单位认可。于是就有了剑桥与牛津、哈佛与耶鲁、清华与北大之间的比赛。
    高尔夫球运动要表达的三个基本概念是目标、效率、儒雅。
    它要求力量与准确的高度结合,直接逼近或达成目标,而且要以最低的杆数,也就是最高的效率冲击目标,而在这一全过程中,儒雅的绅士风度和鄙视尔虞我诈的诚信贯彻始终。应该说,高尔夫球运动是最符合社会一定阶层的管理者和市场经济的控制者和成功者的心态,成为他们钟爱的文化活动。
    一般而言,社会的底层人群喜爱博采性较强的体育娱乐活动,如赌博、彩票等,因为这是他们唯一可能改变社会地位,获得成功的机会;中产阶级则喜欢那些靠自己实力获胜的竞技运动项目,如各种球类游戏,因为他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就处在这种状态;而社会的上层人士则热衷谋略类的活动,如桥牌、围棋,因为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动心思,需要这方面的训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符号,高尔夫球的社会定位无疑应该是中产以上的社会阶层,因为它兼有了竞技与谋略的两个特征。又由于它对自然环境的特殊要求,成为人们逃避城市生活、回归自然的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选择。

二、游戏、竞技、休闲:高尔夫运动的文化逻辑
    高尔夫运动始于民间的、粗放的游戏,属于命中类的玩耍。人类命中类的游戏有多种,有竖立的靶位、球门、立柱,有空中的飞碟、篮筐,也有水平的圈、线和洞穴,靶物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移动的,可以是徒手抛物的,也可以是使用器具的,如弓箭、枪支或杖杆,高尔夫球就是其中的一类。
    市场经济把社会的一切都规范化和标准化了,以便于流通,对人类的体育活动、娱乐活动也不放过,于是到了近代,高尔夫球也就从一种民间游戏上升为有严格规则和程序的竞技活动, 其场地、设施、器材、服装、礼仪、举止都有了精细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在经济全球化、文化趋同化的今天,它又最终演化成一种世界性的竞技活动。
      还必须说明的是,高尔夫球活动具有成瘾性,这是因为它对参与者的技术有着永无止境的、精雕细刻的要求,因此使这项运动的胜负具有较高的必然几率,同时它也容忍了适度的偶然性,成为可以竞技比赛的项目,具有一定观赏性的活动。

三、平民、贵族、回归平民:高尔夫运动的社会轨迹
    无论是东方的捶丸,还是西方的高尔夫,都始于民间,是社会底层的体力劳动者自发形成的、粗放的游戏。由于知识分子的介入,为它注入了文化的内涵,上升为高级文明。高尔夫球一度成为贵族文化的标志,成为社会上层人士聚会的场所。
    当高尔夫进入竞技运动的高级发展阶段,分化成两支,一支向精英化、选手化的方向挺进,由于得到高额的经济支撑,高尔夫的职业化率先展开。而另一支转为高雅的休闲方式,这是因为在上个世纪的后20年世界进入了休闲时代,而高尔夫运动的成本又不断下降,高尔夫球运动成为社会支配余暇时间最好的方式之一,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高尔夫的行列中来,有的为了健身,有的为了娱乐,有的出于好奇,有的出于享受。高尔夫球运动就这样经历了从平民中产生,升格为贵族化享受,又最终回落到大众普及型运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推进速度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直接有关。在西方这一过程大约延续了数百年的历史,其中也经历过民间的流行与王室的禁止之间的种种较量。
    在我国,正在浓缩这一过程。从贵族化的享受“软化”成大众的休闲活动的过程,还缺乏足够的时间积累和文化积淀。由于中国高尔夫运动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时间差”,又由于中国自身发展的不平衡,使这一浓缩过程变得十分微妙,十分扎眼,甚至成为一种标志,用它来注释“贪大求洋”、“经济过热”、“脱离中国实际”云云。

四、一只难以在中国落地的高尔夫球
     在中国发展高尔夫运动的难度除了上述的文化原因,还确有其现实的社会原因:
    ――占用耕地是中国经济最敏感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发展空间相对于人口而言十分狭窄。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两次“圈地运动”,大量占用土地,粮食危机暴露出来,使保护耕地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而对“圈地运动”的批判,最有说服力、最少社会争议的就是对高尔夫球场的指责。因其占地辽阔,因其非物质生产,因其服务对象面的狭窄,高尔夫球沦为众矢之的。
    ――贫富差距是中国社会发展遭遇的棘手问题。中国历来是一个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国家。当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踏上拥挤的火车进城打工的时候,一部分富人开着私家车到郊野去娱乐休闲,其反差之大,足以成为贫富差距的社会标志,在社会出现动荡的时候,更足以成为一种口实,酿成事端。
    于是,中国的政治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对高尔夫球的抵制。
    除此之外,不同文化类型的冲突对高尔夫球产生的偏见,意识形态的差异对高消费生活方式的抵触,社会腐败的铲除对高尔夫的怪罪,都对高尔夫球在中国的落地形成离心力,让它不得不悬在空中飘荡。

五、高尔夫球必会在中国落地
    然而,中国对高尔夫运动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GDP一直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1979年我国GDP为4038.2亿元,1992年快速攀升至26638.1亿元,2001年我国GDP更是首次突破9万亿元大关,2003年已经达到11万亿元。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六位。
    经济发展的一个直接的结果是社会的中间阶层迅速形成和扩大。他们是这样的一个社会地位分层群体: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靠工资与薪金谋生,具有谋取一份较高收入、较好工作环境及条件的职业就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具有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着个群体大约已有三千余万人,还在迅速扩大。他们的社会并行对高尔夫球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经济迅速发展使大量外来资本涌入,投资环境的改善成为一种的文化需要。因此在境外投资商密集的地区,兴修高尔夫球场就有了直接的理由。
    ――中国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1997年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为156.37亿元,1998年为183.56亿元。按这一趋势,到2010年体育产业的产值可望达到281.2亿元,占GDP的比重可望从1998的0.2%增至0.3%。
    而在体育产业中,高尔夫产业的地位越来越为人们重视。高尔夫产业的直接消费外,还带动了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如制造业、旅游业、房地产业、通讯交通业、餐饮业、休闲教育业等。高尔夫球场对吸纳就业人口也有一定的作用。
    除此而外,下列原因也在催动着高尔夫运动的发展:
    ――社会多元文化形态的形成;
    ――外来文化的冲击;
    ――城乡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高尔夫球自身文化魅力的诱惑。

六、高尔夫可以在中国“软着陆”
    高尔夫球在中国着陆需要慎之又慎,不能操之过急而授人以柄;需要有足够的耐性和毅力,迂回而行,要遵循以下原则:
    ――地域选择的政策性。
    由于国家土地政策的限制,在我国发展高尔夫球运动必须实事求是地规划使用丘陵荒地。不宜在湘、鄂、赣、皖、川、黔等人口密度大的农业大省发展;也不宜在北方高寒地区发展,因为中国目前的越冬种草技术还不过关;目前适宜发展的地区基本上是靠近北回归线附近的开放程度较高、经济环境较好、交通条件便利的市县边界地区。其标准场、练习场、游戏场可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布。
    为了防止一些地下高尔夫球场败坏这项运动的名声,有关体育行政部门要迅速实行标准化管理,取缔那些非法的经营单位,特别要禁止那些违反国家土地法律开发的假高尔夫球场招摇撞骗。
    ――社会人群定位的准确性。
    要将我国高尔夫运动基本定位在社会的中间阶层,采取各种办法来吸收他们参与,在不断扩大队伍的基础上,降低经营成本和价格,大约经过20年或更多的时间实现其平民化。
    ――进行高尔夫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要抓紧高尔夫人才的培养,要开设高尔夫学院,体育院校有条件的社会体育系和运动与休闲学系可开设高尔夫专业或方向。要在社会上普及高尔夫球知识,增加高尔夫球比赛电视转播的时间,出版有关高尔夫的书籍、杂志。
    ――培育高尔夫产业的紧迫性。
    在进入WTO后,国际高尔夫行业正在中国长驱直入,我们一定要尽快制定该行业的产业规划和政策,首先要在体育产品的制造业中,加紧高尔夫器具的研制和生产,创出中国自己的名牌产品,占领大众普及市场。
    ――推广方法的合理性。
    运动竞赛是推广高尔夫项目的主要方法。一定要注意高尔夫比赛的多层次性,一方面要举行高水平的、职业化的竞技比赛,为应对国际比赛选拔人才,同时也可以吸引社会注意力,改变社会对高尔夫的偏见,为普及高尔夫运动提供示范;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一些高尔夫球爱好者的普及型竞赛活动,这些竞赛可以采取经营性的方式组织;要发展高尔夫的自组织,成立各种社团,使它健康地向民间发展。可以适当地搞一些国际邀请赛、表演赛,提升和扩大中国在国际高尔夫球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

    任何具有文明价值的社会文化活动总会遵循繁荣发展的规律,不断扩大影响范围,不断衍生新的文化形态,作为一种高尚的、综合性的文明丛体,高尔夫球运动必然会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繁荣发展起来。在中国高尔夫球虽然要比“标准杆”多很多杆,才会最终登陆“果岭”。但只要承认客观现实,相信中国社会的发展前景,采取稳妥措施,回避矛盾冲突,不急不躁,终究会迎来高尔夫球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中国“软着陆”。

   作者附记:本文在2006年广州举行的高尔夫论坛上发表。最近,国际奥委会已将高尔夫列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377584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